本文目录
一、1080p60fps是什么意思
1080p/60fps的意思是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画面流畅度为每秒60帧。720p/30fps的意思是画面分辨率为1280×720,画面流畅度为每秒30帧。
1080p是一种视频显示格式,外语字母P意为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有别于1080i的隔行扫描(interlaced scan)。数字1080则表示垂直方向有1080条水平扫描线。通常1080p的画面分辨率为1920×1080。
720P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有效显示格式为:1280×720。
FPS是图像领域中的定义,是指画面每秒传输帧数,通俗来讲就是指动画或视频的画面数。FPS是测量用于保存、显示动态视频的信息数量。每秒钟帧数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越流畅。通常,要避免动作不流畅的最低是30。某些计算机视频格式,每秒只能提供15帧。
扩展资料:
一、1080p与720p的特点
1080p与720p指的是画面的分辨率,分辨率决定了位图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
通常情况下,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印刷的质量也就越好。同时,它也会增加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
二、帧率(fps)影响因素
在显示‘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FPS越高,则对显卡的处理能力要求越高。电脑中所显示的画面,都是由显卡来进行输出的,因此屏幕上每个像素的填充都得由显卡来进行计算、输出。
当画面的分辨率是1024×768时,画面的刷新率要达到24帧/秒,那么显卡在一秒钟内需要处理的像素量就达到了“1024×768×24=18874368”。
如果要求画面的刷新率达到50帧/秒,则数据量一下子提升到了“1024×768×50=39321600”。
FPS与分辨率、显卡处理能力的关系如下:
处理能力=分辨率×刷新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玩游戏时,分辨率设置得越大,画面就越不流畅的原因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80p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720p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ps
二、什么是60fps
60fps和30fps区别:流畅度、清晰度、占用资源都不同。
1、流畅度
60fps的视频比30fps的视频更流畅,因为它每秒钟显示的画面更多,画面变化更加连续,视觉效果更加自然。
2、清晰度
60fps的视频比30fps的视频更清晰,因为它每秒钟显示的画面更多,画面细节更加丰富,图像更加清晰。
3、占用资源
60fps的视频比30fps的视频占用更多的资源,因为它每秒钟需要处理更多的画面,需要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大的存储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视频内容和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帧率,例如电影通常采用24fps的帧率,而游戏和运动视频通常采用60fps的帧率,择合适的帧率可以提高视频的观感和用户体验。
60fps含义
60fps意思是游戏的帧数为60帧,是一般游戏的常用帧数。FPS越高,则对显卡的处理能力要求越高。电脑中所显示的画面,都是由显卡来进行输出的,因此屏幕上每个像素的填充都得由显卡来进行计算、输出。
60帧3D是一种电影的创作格式,指每秒60幅画面的3D电影制作,普通3D是23帧,也就是每秒24张画面,60帧就是每秒60张画面。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简称,中文是指三维,三个维度,三个坐标,即有长,宽,高。
三、脑洞大开:为啥帧率达到 60 fps 就流畅
做过显示性能优化的同学应该常常听到别人说显示性能优化的目标就是达到 60 fps,但是至于为什么是 60 fps而不是 55 fps或者 65 fps就众说纷纭了,例如知乎上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安卓不把系统显示帧数提高?
但是这些答案既没有相关文献引用也没有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用大脚趾思考一下都会感觉不怎么靠谱。
凭借钻研到底的精神,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细细探究这些问题:
我们从维基百科以及果壳中,可以查到:”有了平滑度高的60hz之后,更有极度连贯的120hz的电视推出,而超过大概85赫兹的视频,像是画面每更新一次只会发光几百分之一秒的阴极射线管及等离子显示屏,此时已经到达大脑处理视频的极限,人眼并无法分辨与更高更新率的差异,因此使用主动式快门眼镜的3D电视更新率达到200赫兹或以上,对人眼来说是无法看到左右视角切换的过程。“
因此,人眼的感知极限是高于 60 fps的。
维基百科中提到几个重要的帧率数值:
注:如果需要了解动态模糊技术相关知识,可以查阅这里
所以,总体而言,帧率越高体验越好。一般的电影拍摄及播放帧率均为每秒24帧,但是据称《霍比特人:意外旅程》是第一部以每秒48帧拍摄及播放的电影,观众认为其逼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示。
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既然帧率越高体验越好,那为什么我们的显示性能优化只需要做到 60 fps就 OK了?具体的原因就要从我们使用的设备说起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生成图像的设备(如显卡)与显示图像的设备(如显示器)是分离的。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目前,大多数显示器根据其设定按 30Hz、 60Hz、 120Hz或者 144Hz的频率进行刷新。而其中最常见的刷新频率是 60 Hz。这样做是为了继承以前电视机刷新频率为 60Hz的设定。而 60 Hz是美国交流电的频率,电视机如果匹配交流电的刷新频率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屏幕中出现滚动条,即互调失真。(这样我想起了一个老段子:马屁股决定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
因为,显卡的生成图像的频率与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就涉及到了一个配合的问题。
最理想的情况是两者之间的频率是相同且协同进行工作的,在这样的理想条件下,达到了最优解。但实际中显卡的生成图像的频率是变化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保证,两者之间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当GPU还在渲染下一帧图像时,显示器却已经开始进行绘制,这样就会导致屏幕撕裂(Tear)。这会使得屏幕的一部分显示的是前一帧的内容,而另一部分却在显示下一帧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屏幕撕裂(Tear)的问题,早在 PC游戏时代就被发现,并不停的在尝试进行解决。其中最知名可能也是最古老的解决方案就是 V-Sync技术。
V-Sync的原理简单而直观:产生屏幕撕裂的原因是显卡在屏幕刷新时进行了渲染,而 V-Sync通过同步渲染/刷新时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示器的刷新频率为 60 Hz,若此时开启 V-Sync,将控制显卡渲染速度在 60 Hz以内以匹配显示器刷新频率。这也意味着,在 V-Sync的限制下,显卡显示性能的极限就限制为 60 Hz以内。
先说迟滞(Lag):
请考虑如下场景:当前显示器频率为 60 fps,某游戏的实时帧率固定为是 12 fps。那么在为 1/12秒的时间内,显示器将会刷新5次,但显示的都是同一帧的图像。这时游戏的给人的感觉如同幻灯片一般,这就是迟滞(Lag)。
再说卡顿(Stutter):
前面有提到,当帧率高于 12 fps时,人眼都会认为画面是流畅的。但是,因为人眼能够识别出 85 fps以内的帧率变化,所以,当显示器输出画面的帧率不停变化时,人们就会认为画面是卡顿(Stutter)的。
正如先前讨论的那样,V-Sync仅仅是让显卡在某个确定的时间开始渲染某一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帧就一定能够及时的呈现在你的面前。仅仅如此,显卡还是难以匹配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有时它能满足要求(渲染速度超过 60 fps),有时就不行了(渲染速度低于 60 fps)。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V-Sync就带来了新的麻烦:当帧率低于 60 fps时将加剧画面的卡顿和迟滞现象,因为显卡一直在尝试让渲染时间能够与屏幕刷新时间能够匹配。但开启 V-Sync后, 40~50 fps的渲染频率意味着将会使得显示器输出的画面帧率从 60 fps骤降至 30 fps。如图所示:
其实,简单分析全文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切的坑都是为了让显卡去适应显示器的频率所造成的。因此,根本的解决方案其实也很简单,掉个头,让显示器去适应显卡的频率。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该方案的实现目前有两种实现形式: Nvidia提出的专利技术 G-Sync以及 AMD提出开放标准 FreeSync。
G-Sync技术于 2013年底被提出,它是以显示器的附加模块的形式出现(于2014年初正式产品化)。 G-Sync模块受专利保护,它取代了传统显示中的脉冲计数器(scaler)。但 G-Sync模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硬件计数器,而是将这部分工作转交 GPU进行控制。在未获得更多内部实现机制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简单的说 G-Sync模块用于决定显示器何时(或何频率)绘制下一帧。
该方案的问题在于:要么显示器制造商在制造显示器时嵌入 G-Sync模块,要么用户购买 DIY套件并安装于兼容的显示器上。但这都将产生额外的费用。虽然该方案是有效的,并且有助于 Nvidia控制自身成本,但却显著地提高了显示器的价格。此外,G-Sync仅能在配备了高于 GTX 650 Ti的 Nvidia GPU的PC机上工作。这意味着使用 AMD和 Intel集成显卡的人就不那么不走运了。
在采用 Adaptive-Sync技术的显示器已经发布的情况下, AMD于 2014年初从另一个方面推出了 FreeSync,截至2015年初依然未有上市计划。 FreeSync是一个开放标准, VESA(视频电子设备协会)于2014年4月采用 Adaptive-Sync技术作为 DisplayPort 1.2a的规范。
Adaptive-Sync是 AMD的 FreeSync必要组成部分,它使得显示器可以基于GPU来改变刷新率。而 DisplayPort是一种通用、开放的标准,支持所有的现代显卡和大多数现代显示器。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尽管 Adaptive-Sync是 VESA DisplayPort 1.2及 1.3规范的一部分,但它是可选的而非强制性的。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基于 DisplayPort 1.3的显示器都会支持 Adaptive-Sync。虽然我们非常希望能引入这样一个十分强大的通用标准,但即便是引入 Adaptive-Sync都会在制造显示器时引入的验证和测试的额外成本。
需要明确区分的是, Adaptive-Sync是 DisplayPort的功能,它允许改变显示器的刷新频率, FreeSync与 AMD该项技术相偕同是为了通过 Adaptive-Sync在显示帧被GPU渲染出来时刷新屏幕。
目前, G-Sync、FreeSync均未普及,但随着新技术的优化及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显示性能的极限将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Why 30/ 60 fps? why not 40, 45, 50 fps?
Android Performance Patterns: Why 60fps?
G-Sync vs FreeSync: The Future of Monitors
维基百科:帧率
果壳问答:人眼能识别的帧数最高是多少?
四、60fps视频什么意思
60fps视频表示视频的帧数是60帧,帧数越高,画面越流畅,在电脑中,FPS越高,对显卡的性能要求更高,如果玩游戏时帧数很高,但很卡顿,表示显卡处理能力太低,需要更换更高级的显卡。
电脑使用技巧:1、如果电脑无法开机,可能是处理器没有内置集成显卡,需要配合独立显卡使用。
2、购买显卡时,需要考虑电脑的电源。
3、电脑使用时卡顿,可以尝试删除临时文件解决,打开电脑,在win10桌面右键单击“windows”图标,选择“系统”——“存储”,选择需要清理的磁盘,勾选“临时文件”,最后删除即可。
4、电脑无法显示图像,可能是显卡缺少驱动,可以打开电脑,在win10的设备管理器页面更新驱动解决。
更多关于60fps视频什么意思,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五、手机录像有什么60fps是什么意思,是可以提升画质吗
60fps是一秒输出60张静态图片,能提升画质。
下图是30fps拍摄的效果:
下图时来60fps拍摄的效果:
30fps是一般视频录制的常用帧数,60是一般游戏的常用帧数。帧数越多越好。目前大多数显示器的刷新率为60hz。当FPS超过度60时,监视器每秒输出的帧数不会超过60帧。
扩展资料:
肉眼在看超过24帧每秒的静态图片就会认为是连续动态视频,所以能拍摄到60帧每秒的视频,然后通过软件把每秒帧数调节到每秒24帧左右,那么在一秒钟内拍摄到的图像就能通过慢速播放成两秒钟,而且是连续的、不会卡顿的。
如果能拍摄90帧每秒的视频,那么起码能把一秒钟拖慢到三秒的慢动作播放,以此类推。高速录像能拍摄到很多容易忽略的细节和精采的瞬间,通过慢动作播放视频,也会让视频更好玩有趣,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厂商开始注重高速录像这个功能的原因。
六、60fps和30fps哪个清晰
fps是指帧率,并不是清晰度的表示。只能说60fps比30fps画面更流畅。
下图是30fps拍摄的效果:
下图时来60fps拍摄的效果:
30fps是一般视频录制的常用帧数,60是一般游戏的常用帧数。帧数越多越好。目前大多数显示器的刷新率为60hz。当FPS超过度60时,监视器每秒输出的帧数不会超过60帧。
帧数与帧率的区别:
速率(Speed)=距离(Distance)/时间(Time),单位为米每秒(m/s, meterspersecond, mps)。
帧率(Frame rate)=帧数(Frames)/时间(Time),单位为帧每秒(f/s, frames per second, fps)。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动画的帧率恒定为60帧每秒(fps),那么它在一秒钟内的帧数为60帧,两秒钟内的帧数为120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