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幻想曲2000中有一段叫蓝色狂想曲讲述是几个在大城市拼搏的人
电影《蓝色狂想曲》是迪士尼音乐动画系列“幻想曲2000”的其中一部。根据不同曲目的音乐配上动画师根据音乐想象出的故事制作而成。
《蓝色狂想曲》据说是格什温在去波顿的旅途中创作本曲的,他事后曾这样描述:"那是在车上,可以听到铿锵的节奏和隆隆的撞击声……我经常在噪深处听见乐。就在那,我忽然从头尾构筑出--甚是跃然纸上--……"
而曲谱中的华彩乐段是留到首演时即兴创作的作品中有采起源于美国劳动歌曲和灵歌的布鲁斯音乐。
动画的开头是单簧管的颤音,在音区上升过程中号的加入,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城市的模样。随着音乐旋律的展开,城市旋律也随即响起。

在繁忙的城市里,主角是四位平凡的人,喜爱打鼓的黑人建筑工、被剥夺童年的女孩儿、失业人员、以及被妻子压迫的丈夫。
一位手中拿着鼓槌的黑人清醒,翻开闹钟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在打击乐加入后带有催促节奏的音乐下,开始梳洗更衣。

钢琴令乐曲温和起来,视觉也移到楼下,一只小猫偷喝牛奶。

钢琴的声响增强开头的那位黑人开始飞速跳跃于楼梯之间

在奔跑过程中搭上一辆报纸车,不小心落下一份报纸,上面写着失业率上升。

画面转入咖啡馆中一位穿着深绿色西装脸色青绿的男人身上,他的后方正是地铁站,随着钢琴时不时的加速,忙碌的人群戏剧性的变化,在上班时间有闲喝咖啡,由此可以猜测到这位先生失业了。

在付钱时,他发现自己竟然扶不起起一杯咖啡。

地铁上拥挤的人群随着音乐节奏跳跃着,音乐的重音与人们的动作紧密相连,使音乐加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整部影片中,夸张的动作、极强的色彩、幽默讽刺的拍摄手法,使得其做到艺术与内涵的有机统一。
动画的最后,乐曲变得舒缓优美、乐队交响般的声响辉煌灿烂,画面变得宽广,城市变得温馨,好似一切都在变好。
鼓手幻想自己站在舞台上、女孩子幻想着与父母的温馨相处、富翁得到了自由、失业者获得了工作。




《蓝色狂想曲》,狂想也为幻想,在这座城市里人们极其忙碌,为了面包梦想被吞噬,人们心中依然充满着期待与幻想。
在影片中四个人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象,富豪的出场常与动物相提并论,妻子的狗、路边的猴子,这可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一战中美国发战争财此时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战争的残酷为人们带去不可磨灭的影响,享乐主义的出现、理想的迷茫、人道主义的缺失。
因为望女成凤的父母,缺失了童年回忆的女孩儿,则象征着社会上激烈的竞争环境。
因为现实而徘徊于理想中的建筑工。
忧伤的失业者则是经济大萧条下的缩影。
每个人都是生活中寻常可见的被生活所操控的人,但心中仍燃有花火
二、动画片《幻想曲2000》中都有哪些曲目
1.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Symphony No.5)(命运)
《幻想曲2000》首先登场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本段落只是一个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跟当初1940年的《幻想曲》第一段巴赫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2.雷斯庇基:罗马之松(Pines of Rome)
《幻想曲2000》第二段则是雷斯庇基的“罗马之松”,此段的主角则是一群鲸鱼,这群鲸鱼在大海中遨游,整体呈现出的画面十分优美,最后鲸鱼们甚至飞上青天,完全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
3.格什温: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蓝色狂想曲”则完全不同于其它段落的纯粹古典音乐,本段落用到的是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会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节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4.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快版(Piano Concerto No. 2,Allegro,Opus 102)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是安徒生著名的童话《坚毅的锡兵》,讲述独腿的玩具锡兵和玩意芭蕾舞蹈家的爱情故事,结果稍有改动,迪斯尼的风格自然是邪不胜正、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段落的人物迪斯尼则是采用电脑动画制作,再配合传统手绘的背景。
5.圣桑: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动物狂欢节”则是描述一群动作一致的红鹤,却因为其中一只红鹤迷上了玩溜溜球,使得整群红鹤步调大乱,这只红鹤玩起溜溜球的姿势十分滑稽,弄得水花四溅,同伴也跟着遭殃。
6.杜卡:《魔法师的学徒》(The Sorcerer's Apprentice)
“魔法师的学徒”则是《幻想曲1940》保留的段落,本片由迪斯尼招牌明星米奇主演,片中米奇偷懒乱施法术,睡着后甚至梦到自己指挥海浪、星辰,没想到惊醒后才发现淹没大水,结果搞的一团糟。
7.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Circumstance)
“威风凛凛进行曲”则是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回迪斯尼让唐老鸭来扮演诺亚,当暴风雨来临前夕赶着一大堆动物登上方舟,后来更与汹涌的大洪水搏斗,最后风平浪静,所有动物都登上方舟甲板,共同迎向光明的未来。
8.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Firebird Suite)
《幻想曲2000》最后一个段落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片中无论是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或是火鸟翻飞燃烧整片天空,呈现的光影变化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为《幻想曲2000》画下绚烂的休止符。
三、我想知道《迪士尼幻想曲2000》的一些信息,谢谢
《幻想曲2000》是迪斯尼第3部经典动画《幻想曲》的续篇,透过最先进的科技,将经典音乐和动画艺术融为一体,当中包括七段全新迪斯尼动画音乐电影片段以及一段载誉重温的《幻想曲》经典乐章《魔法师的学徒》。
《幻想曲2000》中的曲目简解:
1.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Symphony No.5)
《幻想曲2000》首先登场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本段落只是一个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跟当初1940年的《幻想曲》第一段巴哈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2.雷斯庇基:罗马之松(Pines of Rome)
《幻想曲2000》第二段则是雷史毕基的“罗马之松”,此段的主角则是一群鲸鱼,这群鲸鱼在大海中遨游,整体呈现出的画面十分优美,最后鲸鱼们甚至腾空起来、飞上青天,完全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
3.格什温: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蓝色狂想曲”则完全不同于其它段落的纯粹古典音乐,本段落用到的是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会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节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4.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快版(Piano Concerto No. 2,Allegro,Opus 102)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则是描述另一版本的玩具故事,内容则是关于一尊芭蕾女伶娃娃、一个独脚的锡兵玩偶以及一个坏心的吓人盒中怪脸,结果自然是邪不胜正、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段落的人物迪斯尼则是采用电脑动画制作,再配合传统手绘的背景。
5.圣桑: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动物狂欢节”则是描述一群动作一致的火鹤,却因为其中一只火鹤迷上了玩溜溜球,使得整群火鹤步调大乱,这只火鹤玩起溜溜球的姿势十分滑稽,弄得水花四溅,同伴也跟着遭殃。
6.“魔法师的学徒”则是1940年版本《幻想曲》保留的段落,本片由迪斯尼招牌明星米奇主演,片中米奇偷懒乱施法术,睡着后甚至梦到自己指挥海浪、星辰,没想到惊醒后才发现淹没大水,结果搞的一团糟。
7.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Circumstance)
“威风凛凛进行曲”则是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回迪斯尼让唐老鸭来扮演诺亚,当暴风雨来临前夕赶着一大堆动物登上方舟,后来更与汹涌的大洪水搏斗,最后风平浪静,所有动物都登上方舟甲板,共同迎向光明的未来。
8.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Firebird Suite)
《幻想曲2000》最后一个段落则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片中无论是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或是火鸟翻飞燃烧整片天空,呈现的光影变化带给观众视觉上的震撼,为《幻想曲2000》画下绚烂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