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跪求二战苏德战争经典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 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和苏德战争是在同一年开始的吗
- 二战苏德战争
- 为什么二战苏德战争中德国的坦克会冻住而苏联的却没事啊
- 二战苏德战争 为什么前期苏联被德国打得那么惨
- 二战时,苏德战争中,德军最远打到哪里
一、跪求二战苏德战争经典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1、资源链接:
2、大型历史电影史诗《解放》由五部电影组成。电影第五部是《最后一击》。战争的最后几天,战斗在德国国会打响,红军争夺了每一米的土地、每一层楼,最后,苏联红军在德国国会上插上了旗帜。第一批捷报已经发出,本片的主角在政府大楼的入口处相遇。
二、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和苏德战争是在同一年开始的吗
1、是的,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和苏德战争都是1941年开始的。
2、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同盟国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八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3、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4、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5、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三、二战苏德战争
1、二战苏德战争,为何保卢斯担任指挥官是形势所需?
2、德军为什么会选择保卢斯来担任强大的第6集团军司令官呢?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既要正确认识保卢斯在苏德战争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又要客观地分析保卢斯的指挥能力,不能用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完败全面否定保卢斯在侵苏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一方面,要正确分析保卢斯担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是能力所及还是德军统帅部看走了眼?从保卢斯的从军经历来看,他在担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之前,确实战绩平平,与德军三驾马车的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相比,可以用不在同一个量级来区别。
4、但是,如果仔细地权衡他们4者之间的晋升道路,又会发现保卢斯似乎比他们三个少走不少弯路,原因就是他有一些内秀和后勤管理的能力,这不仅在于他担任过一线参谋军官,还在于他担任了德军总参谋部最重要的主管军需的副总参谋长之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保卢斯一无是处,德军统帅部又怎么可能把他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呢?
5、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940年12月18日德军下达巴巴罗萨计划之前,承担这个计划出笼和检验效果的就是保卢斯来负责的,18集团军参谋长制订的计划,由保卢斯来修订和完善,这已经说明保卢斯不是一般的人,连当时名噪一时的曼施坦因也没有拿到这个美差,足以说明保卢斯在总参谋部的为人和个人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6、因此,仅从这两个例子就能看出,保卢斯并非人们眼中的庸才或者不堪重用,相反,从他担任巴巴罗萨计划的验证官到主管德军后勤物资的军需官,就已经高出三驾马车几个等级,不得不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让他一丑遮百俊,有苦说不出。
7、另一方面,保卢斯接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是德军统帅部精心挑选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重要因素支撑德军需要保卢斯出山。首先就是战局形势促使德军统帅部需要保卢斯出任此职。
8、从苏德战争的进程看,保卢斯接替第6集团军指挥官时,正是德军在莫斯科战役节节败退的关键时机,从一定程度上讲,苏德双方在1942年的春天都在考虑如何展开夏季作战的问题,而德军也从莫斯科战役的失利发现闪击战有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后勤保障不力以及战线拖得太长。
9、此时让有一定后勤保障经验的保卢斯指挥第6集团军,德军不仅高看他一眼,还让这个集团军成为当时东线最有实力的作战集团,这是德军在战略战术上的调整,也是在指挥人才上的重新布局。
10、其次就是保卢斯上任有利于德军统帅部平衡前线和总部的关系。1941年12月,德军因莫斯科战役的失利调整了一大批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同时也因这个原因波及到了南方集团军群。
11、由于龙德施泰特的辞任,曾经与保卢斯共过事的第6集团军指挥官赖歇瑙需要找一个继任,而此时在总参谋部的哈尔德等高级将领也认为保卢斯是平衡前线和总部之间最好的协调人。
12、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阿道夫这时候已经对前线的指挥官非常不信任,需要找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保卢斯也是众多追随者中最好的人选,这点从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忠实地履行职责就能略见一二。
13、那么,保卢斯担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后有没有让德军统帅部失望呢?当然没有,这里也有两个战例印证,一个是1942年5月第6集团军进攻哈尔科夫,这场战役苏军打得很辛苦,甚至可以说让苏军丢尽了脸面,也是让保卢斯奠定指挥才能的战役,更加让德军统帅部坚定了继续留用保卢斯的信心。
14、另一个就是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并不掉架,如果不是保卢斯指挥若定和战绩卓著,德军统帅部也不会抽调第4装甲集团军南下,甚至在1942年9月初,保卢斯还打包票一个星期就能拿下斯大林格勒,要知道此时德军基本上占领90%的城区,就差越过伏尔加河了,客观上讲,第6集团军也输在后勤补给不足和空中力量没有跟上。
15、综合上面的分析看出,德军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利,有保卢斯个人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统帅部兵力分散和曼施坦因救援没有成功的因素,单纯地把保卢斯没有执行曼施坦因命令他向西突围作为失败主因并不令人信服,这是战局所趋也是上天的安排。
四、为什么二战苏德战争中德国的坦克会冻住而苏联的却没事啊
苏联人民一直生活在高纬度地区,他们早已适应西伯利亚地区高寒的气候,所以他们的武器装备也就能够适应高寒气温,苏联的T-34坦克就能够完全适应高寒气温,而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就不能适应高寒气温。在德军攻打莫斯科的时候,曾经在一天内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这是苏联几十年来遇到的最冷气温,坦克内的机油被完全冻结,因而不能发动,只有在坦克地盘下烘烤才勉强能行走,在那样的气温下,公路也完全被冻住,坦克履带即使加装防滑链也不能很好地在公路上行走,还有可能不注意就会滑到路旁的沟里去。这完全是德军在战前的准备不充分,完全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恶劣气候。
五、二战苏德战争 为什么前期苏联被德国打得那么惨
1、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采取纯熟惯用的闪击战术,向毫无任何战争准备的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在这次闪击围歼战中,将苏联主力部队大批消灭,苏联成为二战初期最为惨痛的失败。苏联在此次战役惨痛损失的原因小编认为
2、德军在开战的前几年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用来稳住苏联,德军集中力量击败法、英的远征军。所以苏联从思想上忽略了德军会用闪击战术,使苏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而一败涂地。
3、斯大林预判有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苏联西部边界军队训教也不足,再是德军突然袭击,倚仗闪电战丰富经验,快速突入苏联,打的苏军措手不及,西部边界苏军战机悉数被摧毁,失去制空权,地面处处被动挨打,损失自然巨大。
4、苏联的高层统帅人员还沉浸在过去的战术中,对德军机械化闪电战准备不足,坦克只是分配给步兵和骑兵使用,土兵作战经验和素质不如德国士兵。毕竟苏联刚刚经过了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苏联军队也不例外。许多苏联高级将领和精英骨干都被斯大林处决了。这导致苏联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下降。
5、1935年-1938年苏联进行了错误的大清诜运动,严重削弱了苏联红军的战斗力。造成二战初期缺少实战经验的指战员,面对德军的突然进攻,出现群龙无首,手足无措的局面
六、二战时,苏德战争中,德军最远打到哪里
1、应该是莫斯科会战也就是打到了莫斯科是德军纵深最远的战役了打到了离莫斯科城32公里以外的一个小镇据悉还看到了克林姆林宫应该是最远了总的来说差不多是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
2、不过从百度找到了张游戏截图是符合史实挺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