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二战苏德战争
1、二战苏德战争,为何保卢斯担任指挥官是形势所需?
2、德军为什么会选择保卢斯来担任强大的第6集团军司令官呢?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既要正确认识保卢斯在苏德战争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又要客观地分析保卢斯的指挥能力,不能用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完败全面否定保卢斯在侵苏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3、一方面,要正确分析保卢斯担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是能力所及还是德军统帅部看走了眼?从保卢斯的从军经历来看,他在担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之前,确实战绩平平,与德军三驾马车的隆美尔、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相比,可以用不在同一个量级来区别。
4、但是,如果仔细地权衡他们4者之间的晋升道路,又会发现保卢斯似乎比他们三个少走不少弯路,原因就是他有一些内秀和后勤管理的能力,这不仅在于他担任过一线参谋军官,还在于他担任了德军总参谋部最重要的主管军需的副总参谋长之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保卢斯一无是处,德军统帅部又怎么可能把他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呢?
5、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940年12月18日德军下达巴巴罗萨计划之前,承担这个计划出笼和检验效果的就是保卢斯来负责的,18集团军参谋长制订的计划,由保卢斯来修订和完善,这已经说明保卢斯不是一般的人,连当时名噪一时的曼施坦因也没有拿到这个美差,足以说明保卢斯在总参谋部的为人和个人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6、因此,仅从这两个例子就能看出,保卢斯并非人们眼中的庸才或者不堪重用,相反,从他担任巴巴罗萨计划的验证官到主管德军后勤物资的军需官,就已经高出三驾马车几个等级,不得不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让他一丑遮百俊,有苦说不出。
7、另一方面,保卢斯接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是德军统帅部精心挑选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重要因素支撑德军需要保卢斯出山。首先就是战局形势促使德军统帅部需要保卢斯出任此职。
8、从苏德战争的进程看,保卢斯接替第6集团军指挥官时,正是德军在莫斯科战役节节败退的关键时机,从一定程度上讲,苏德双方在1942年的春天都在考虑如何展开夏季作战的问题,而德军也从莫斯科战役的失利发现闪击战有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后勤保障不力以及战线拖得太长。
9、此时让有一定后勤保障经验的保卢斯指挥第6集团军,德军不仅高看他一眼,还让这个集团军成为当时东线最有实力的作战集团,这是德军在战略战术上的调整,也是在指挥人才上的重新布局。
10、其次就是保卢斯上任有利于德军统帅部平衡前线和总部的关系。1941年12月,德军因莫斯科战役的失利调整了一大批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同时也因这个原因波及到了南方集团军群。
11、由于龙德施泰特的辞任,曾经与保卢斯共过事的第6集团军指挥官赖歇瑙需要找一个继任,而此时在总参谋部的哈尔德等高级将领也认为保卢斯是平衡前线和总部之间最好的协调人。
12、当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阿道夫这时候已经对前线的指挥官非常不信任,需要找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保卢斯也是众多追随者中最好的人选,这点从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忠实地履行职责就能略见一二。
13、那么,保卢斯担任第6集团军指挥官后有没有让德军统帅部失望呢?当然没有,这里也有两个战例印证,一个是1942年5月第6集团军进攻哈尔科夫,这场战役苏军打得很辛苦,甚至可以说让苏军丢尽了脸面,也是让保卢斯奠定指挥才能的战役,更加让德军统帅部坚定了继续留用保卢斯的信心。
14、另一个就是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并不掉架,如果不是保卢斯指挥若定和战绩卓著,德军统帅部也不会抽调第4装甲集团军南下,甚至在1942年9月初,保卢斯还打包票一个星期就能拿下斯大林格勒,要知道此时德军基本上占领90%的城区,就差越过伏尔加河了,客观上讲,第6集团军也输在后勤补给不足和空中力量没有跟上。
15、综合上面的分析看出,德军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利,有保卢斯个人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统帅部兵力分散和曼施坦因救援没有成功的因素,单纯地把保卢斯没有执行曼施坦因命令他向西突围作为失败主因并不令人信服,这是战局所趋也是上天的安排。
二、为什么苏德战争是二战中最激烈的战场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主要有陆权论、海权论等理论。题目中的陆权和海权可以分别理解为陆地上军队实力和海军实力。首先,先看苏德战场,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当时德军在希特勒的带领下,采取闪击战加重装甲部队的进攻方式,集中力量作战,突袭敌国的指挥中心、交通枢纽,快速消灭敌国战争潜力,快速攻下了捷克、奥地利、丹麦、挪威、波兰、比利时和法国,凶猛攻击势不可挡。
据统计德国当时边防军总兵力为723.4万人,坦克5639辆,飞机万余架,火炮与迫击炮6万余门,舰艇217艘,其中陆军总兵力约500万人,共214个师又2个旅。不可否认,德国纳粹绝对是陆上军事强国。另一方苏联也不差,在经过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后,已形成完备工业体系,军队数量庞大、坦克火炮等武器先进,战争开始一共拥有超过10万辆各类坦克和自行火炮,军事实力绝对不可小觑。
所以在苏德战场上,双方都实力强大,火拼到底,形成了二战中最激烈、最惨重的战场。
再看海上最激烈的战场——太平洋战场。在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同时,众所周知的英国海军,实力一直很强。1941年,日本突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斗,经历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等多场激烈战斗,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间的战斗。
三、从苏德战争是否可以看出二战已经是纯粹的国力战呢
1、苏德战争是二战中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抗强度最大的战场之一,从1941年6月22日算起,到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为止,接近4年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国力是影响战争胜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要说是二战是纯粹的国力战,这个还是有点偏颇的,我们需要分阶段来分析。
首先,二战初期,战略战术也是影响战争的决定因素之一。二战前期看,德国、法国、英国的实力还是差不多的,法国是欧洲陆军之王,英国是海上霸主,国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德国通过战略战术的创新,大打闪电战,占领整个欧洲,前期几乎打垮苏联,日本太平洋海战初期,奇袭珍珠港,赢得了半年的战略优势期。这一阶段,国力还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只是一个缓冲因素。
2、首先,二战初期,战略战术也是影响战争的决定因素之一。二战前期看,德国、法国、英国的实力还是差不多的,法国是欧洲陆军之王,英国是海上霸主,国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德国通过战略战术的创新,大打闪电战,占领整个欧洲,前期几乎打垮苏联,日本太平洋海战初期,奇袭珍珠港,赢得了半年的战略优势期。这一阶段,国力还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只是一个缓冲因素。
四、有哪些关于二战时期苏德战争的电影
1、《铁十字勋章》(德军视角)《斯大林格勒》1993(德军视角)《斯大林格勒》2013(苏军视角)比较假《我们的父辈》(德军视角)《进攻列宁格勒》(苏军视角)
2、前苏联系列卫国战争战争电影《世纪悲剧》
3、第一部.巴巴罗沙计划第二部.难忘的1941年第三部.克里姆林宫的墙外第四部.斯大林格勒第五部.天神战役第六部.库尔斯克战役
五、二战时苏德战场上有哪些令人惊叹的战役
1、边境交战,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列宁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第聂伯河战役,右岸乌克兰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罗马尼亚战役,东普鲁士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布拉格战役。
2、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第聂伯河战役,白俄罗斯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
六、求二战苏德战争电影
1.《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12天(推荐)2.《柏林的女人》一个柏林女人记录了二战的最后几个月,苏联红军进驻柏林3.《兄弟之战》源于一真实的故事,讲述二战末期一德国士兵被俘和逃亡的遭遇4.《兵临城下》苏德狙击手之间的较量,很经典,推荐!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几位女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与德军的战斗6.《斯大林格勒战役》从德军的视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7.《铁十字勋章》铁十字勋章,在贵族军官心里是最高荣誉,在厌战老兵眼里却是破铜烂铁。8.《装甲列车》苏联秘密武器的传奇9.《布列斯特要塞》“巴巴罗萨”行动初期受挫的战役。10.《进攻列宁格勒》1941年的列宁格勒,俊俏的苏联女警察及其战友们与德军、间谍、奸细、窃贼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