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有没有关于详细描述美国南北战争的书籍
1、《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Tom's cabin)、《飘》(又名《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和《冷山》(Cold mountain)。
2、一、《飘》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通过对斯嘉丽与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3、二、《冷山》讲述了美国南北内战时期,一个名叫英曼的南部士兵身受重伤生命所剩无多,他逃离部队,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故乡冷山,只为了见上心爱的意中恋人艾达一面。
4、而艾达则在山影交错的乡间度过了独立的蜕变期,学会如何与粗粝尖锐的生活对抗挣扎,并与山区女孩露比在战乱期间的冷山相互取暖,艰难而快乐的生活着。
5、三、《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
6、《飘》(又名《乱世佳人》)的故事开始于南北战争前夕,当时的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实行蓄奴制,小说中的塔拉庄园则是颇具规模的种植园。小说中的种植园豢养的黑奴分为两种,一种是地位较高的贴身家奴,另一种则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底层黑奴。
7、前者在家中的地位之高,如黑妈妈之流,并不亚于“半个主子”,对主人家忠心耿耿。在对黑奴境遇和地位的描写上,《乱世佳人》与另外一部黑奴题材的经典之作《汤姆叔叔的小屋》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
8、塔拉庄园的大小姐斯佳丽得知心上人阿希礼即将与其表妹玫兰妮订婚。性格倔强又负美貌的斯佳丽不肯就此认输,在第二天的烤肉野餐会上向阿希礼大胆表白,却遭到后者无情的拒绝。几乎是同时同地,另一个将在她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男人——巴特勒出现了。
9、虽然是一次极不愉快的相识——典型的欢喜冤家模式,可接下来米切尔并没有大力着墨于斯佳丽与巴特勒的感情发展。从战争爆发至战争结束,斯佳丽迅速地经历了两段婚姻:战争刚刚爆发时,结婚、生子、守寡,一时任性的斯佳丽过早地体验了本该是他人用一生走完的路。
10、战争、贫穷、饥饿对于斯佳丽的转变是彻底的,面对满目疮痍的塔拉庄园,斯佳丽的内心完成了质的转变,被逆境激发出来的女性意识和生存本能逐渐开始闪光。
11、战争结束后,南方社会出现了一批新的“入侵者”——这些所谓的“叛贼、共和党和提包客”大量涌入南方,在经济上投机倒把、扰乱市场,还挑唆被解放了的黑奴,唆使他们去向原来的东家寻衅报复,令仇恨和猜忌在这块素来以主奴感情融洽而著称的地方迅速滋长。
12、正是由于北方军队政府的支持,南方在战后受到极大打压,社会局势动荡不堪,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日后成为美国社会痼疾的组织——三K党也在悄然滋生。
13、斯佳丽果断地抢走妹妹的未婚夫,从一个贵族小姐华丽转身为果敢精明的女商人,成功挽救了塔拉庄园。随着经济地位的日益巩固,斯佳丽心中真实的情感始终无处安放。对于她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男人她始终不曾了解透彻:阿希礼仿佛理想中的爱情,他始终在拒绝,可望而不可即。
14、巴特勒,从误会、错过到再误会、再错过,两人兜兜转转、追逃的曲折情路,直到多年后斯佳丽第二次守寡时才修成正果。
15、斯佳丽直到最后才明白真正依赖、真正爱上的是巴特勒,可惜阿希礼始终横亘在两人之间,再加上后来的丧女之痛,种种误会之下,巴特勒对斯佳丽的爱已经消磨殆尽。
二、美国的南北战争到底是为了爱和正义还是为了钱
1、美国南北战争无关爱与和平,只不过是利益的纠葛而已。美国南北战争可谓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南北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当时北方猛烈抨击南方的黑奴制度,但是北方真的就是站在了道德的角度了吗?
2、就单纯以当时的环境来看,北方的反应无疑是十分激烈的,看上去黑奴贸易十分猖狂,但是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真正的黑人流向的是巴西和波多黎各岛,而美国境内的黑人奴隶到了真是废除黑奴制的时候只不过60万,自由黑人足足有300万,如果南方的黑奴制度真的有北方人所说的那么骇人听闻的话,怎么可能会有300万的自由黑人?
3、而且北方人说南方人对黑奴的统治甚至到了强迫生育的地步,但这其实也是一个假命题,黑人奴隶在美国的人数是翻倍的没错,但是这个事情被北方魔化成性剥削却十分的夸大了,相比较其他国家,美国的奴隶主对待这些黑人奴隶还是很好的。黑奴们真正的悲惨是在贸易之中而非贸易之后。
4、既然南方对于黑奴的奴隶并没有北方所说的那么的严重,那么北方所说的为了爱与解放黑奴更多的是一层遮羞布,在美国建立之初就已经说了,各州自己统治自己,其余各州不可干涉,强行统治其实就是北方的违约,解放黑奴也不过这是个借口而已,至于正义,更是无稽之谈。
三、美国南北战争介绍
1、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此战不但改变当时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由于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大部分黑人奴隶被押送到美国的南方,并且要求独立。在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首先发动了战争(萨姆特堡的炮击)。联邦军史无前例地招募了黑人进入军队。尽管大多黑人士兵只被分配做一些低下的工作,林肯总统的这一举措仍然赢得了黑人奴隶的拥护,也成为南北战争胜利的因素之一。
3、美国各州与中央政府之间曾有过一场持续的纷争,不管是对于中央的权力或者公民的效忠,而这场竞争几乎自共和成立以来便已揭幕。例如1798年的肯塔基及维基尼亚决议案便公然反对客籍法和镇压叛乱法,另外在哈特福特会议中,新英格兰表示反对麦迪逊总统与1812年战争。于1828年与1832年,国会通过了提高对欧洲工业产品的关税以利北方各州的工业。由于这项南北战争(7张)关税政策将对倚重对欧洲大量外销农产的南卡罗莱那州及其它南方各州造成经济上之冲击,美国南方农业州担心欧洲各国会报复美国而提高对美国农产的关税,因此被讥为“嫌恶关税”。对此南卡罗莱那州议会召开州代表大会,通过了联邦法令废止权条例,宣布1828及1832年的关税法于该州内无效作废。州议会并通过相关法令以贯彻该项条例,包括授权组织军队与购置武器。为回应南卡罗莱那州的威胁,国会通过了“军力动员法”,而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于1832年11月派遣七艘小型海军船只与一艘武力军舰前往查理斯顿。12月10日,杰克森振辞反制联邦法令废止权条例的一方。
4、在内战前夕,美国是由四个截然不同的区域组成的国家:
5、东北部(即今新英格兰)—成长中的工业与商业及相应之人口密度增长;
6、西北部—自由农民于此迅速发展,拜西北条例之赐此处永无奴隶制度;
7、上南方-垦殖农场,但部分区域经济衰退;
8、西南方-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棉花经济区。
9、这时,一本震撼世界的巨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了。刚出版即被迫加版再印,阅者边读边拭泪,旁听者边听也鼻酸。这本书的出版让北方的人民知道奴隶们的辛酸血泪,加速了“废奴令”的颁布。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宪法为将来政府提供了和平辩论的基础,并且能够平衡这个新的国家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在数年间,自由州和奴隶州的数目在妥协中逐渐令参议院得以平衡。1845年最后一个奴隶州得克萨斯得到承认,五个自由州在1846年到1859年间得以认可,原先是奴隶州的堪萨斯在先前被拒绝,随后在1861年以自由州加入。随后在北方兴起大规模民主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浪潮,旧的两党格局解除,日益激烈和敌对的思想意识形态导致以往为了避免危机而订立的君子协定(例如密苏里妥协与1850妥协)越来越不可能。同时南方各州使用奴隶让北方各州成为新移民优先选择的目的地,以致北部在国会和总统选举优势按照人口规模日益强大。
10、同时,棉花的丰厚利润加深了南方对种植及奴隶的依赖。少部分奴隶的主人,特别是棉花种植者,主导南方的政治和社会。
11、 1860年共和党林肯的当选引发南方的脱离。林肯是反对奴隶南军图片制度的温和派。他承诺尽其所能反对奴隶制度在新领土的扩张(即阻止任何新奴隶州加入联邦);但也说联邦政府无力废除已实行州份的奴隶制度,所以他会执行逃奴法。对部分共和党员废除奴隶制度态度和南方在政府中势力的削弱的忧虑,终于促使南卡莱罗纳州宣布脱离联邦,最终导致其他南方诸州的脱离。林肯甚至在1858年以“分裂之家演说”鼓励废奴主义者通过对奴隶主的经济补偿并组织前奴隶迁离蓄奴州,逐渐和平终止蓄奴制度。由于林肯的总统胜选,奴隶州失去了在参议院的权力平衡,并将会面对在总统府和国会在数十年控制后的持续弱势。南方人也感到不能阻止类似莫里尔关税法的保护主义关税。在1798年肯塔基及维基尼亚决议案及1832年拒行联邦法危机之前经已辩论,面对关税的威胁,南方以此为由单方面行使州权脱离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