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曾差点就当上帝王的奕欣,最后为何与皇位擦肩而过
客观点说奕䜣与皇位擦肩而过是因为他不是长子,且道光帝是个太过迂腐的守成之君。不过理性来说,清朝储君一般都优于贤,不太遵循宗法的清朝,奕䜣丢掉了皇位,还是因为他少年英才,处处拔尖,锋芒外露,不懂得包装营销自己,因此才会与皇位擦肩而过。
道光帝的纠结说起道光帝在清朝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当然他的有名是因为他出奇的抠门,以及万般的纠结。他的抠门其实还可以理解,毕竟江山到了他手中之后,就日落西山,道光帝还有点责任感,看着国库空虚,不能开源那就只能节流,所以道光帝的抠门根源还是为了大清朝。可道光帝的纠结就造清朝历史上一个较大的遗憾,他的纠结主要是在后继之君的选择上,也就是他的六子奕䜣与四子咸丰帝之间的左右摇摆。据说道光帝死前的传位遗诏上,居然写了两位皇子,而且先写的是立奕䜣为亲王,然后才是立咸丰为帝,可见道光帝到死,都纠结不已。
优秀的皇六子道光帝在子嗣上面其实也比较艰难,前半生他就三儿子,而且两个嫡子早夭,皇长子还被自己给踢死了,最后幡然醒悟的道光帝,在后宫加班加点,终于在晚年生下不少几个皇子,咸丰帝与奕䜣就是后来出生的皇子。要说奕䜣有多么优秀,那就是让道光帝都汗颜的皇子。奕䜣不管是体格还是智力,都样样比咸丰优秀,而且奕䜣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胆识,这让沉稳守成的道光帝格外欣赏。也许是老年得子,也许是因为奕䜣身上有太多道光帝没有的发光点,道光帝对奕䜣是宠爱有加。
可以说在道光帝在世的时候,几乎没有哪个皇子能够取代奕䜣在道光帝心中的位置。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咸丰帝就是翻版的道光帝,而且还是低配。可以想象当时已经是道光帝长子的咸丰帝,内心该多么无比沮丧与不安。而奕䜣的内心却恰恰相反,出生在帝王之家,又有着父亲的宠爱,最主要的是天生聪明伶俐,做啥啥成,这种天生的优越感与成就感,让年少的奕䜣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失败。在奕䜣年少时期,他的人生就是一片光明。
成也优秀败也优秀一个人不能太过一帆风顺,不然就会不知道危险在哪。奕䜣就是这样,当他在为自己的优秀沾沾自喜之时,咸丰帝自知比不了奕䜣的才,于是人家另辟蹊径,开始凹造型,树立有德的形象。简单点说就是咸丰帝有着长子的天然优势,他的谋臣给他出主意,让他在道光帝面前展现出恭顺孝敬的形象,这就是古代一位有德之君的形象。或者说就是一场模仿秀,咸丰帝就是在模仿道光帝。这样做就能让道光帝眼前一亮吗?确实可以。
毕竟清帝国已经被西方列强盯上了,内部还有农民军起义,奕䜣的聪明与优秀确实可以让道光帝欣赏不已,但道光帝也会担心,年少轻狂的奕䜣不懂得进退有加,万一清帝国的大船让奕䜣给横冲直撞触礁而沉,那道光帝的罪过就大发了。但要是传位给像自己的咸丰帝,最多清帝国衰败些,但还不至于有亡国之危。道光帝守成的思想,让他觉得帝王有德比有才要实用的多。于是奕䜣越是优秀,越让危机感十足的道光帝忧虑不已。
当然道光帝还是有责任心的,所以他纠结,在奕䜣这样有能力的皇子与老成的咸丰面前左右摇摆不定,最后到死才决定将帝位传给咸丰。如果说从道光帝的内心来看,他是想传位给奕䜣的,不然传位诏书上也不会有先封王再立帝这样的事情,可惜他的内心没有战胜自己的守成思想,于是奕䜣就与皇位擦肩而过。只能说奕䜣没有个长子身份庇护以外,还不会表演,锋芒太过,让道光帝忧心不已,最后才会与帝位失之交臂。
二、如果奕_当了帝王,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奕当了帝王必然会改变历史,但那也是假设,而且清朝的闭关锁国,割地赔款政策必然会导致清王朝的灭亡,清王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就好比历代不符合国情导致改朝换代一样的道理,只有适合国情,才可以长久(这是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三、差点就当上帝王的奕欣,晚年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
差点就当上帝王的奕欣,他的晚年生活过得比较消极,也没有什么建树。因为那个时候,慈禧太后要收回权力,所以总是打压奕欣。后来是在光绪二十四年的时候病死的。
说起恭亲王奕欣来,比较熟悉清朝历史的都对他有所了解,他长的很好,而且也有能力,道光君王在世的时候,就很喜欢他,后来他还差点就成为了皇上,那么他后来的结局怎么样,晚年又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奕欣差点成为皇上。
奕欣才华过人,道光君王当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是在奕欣和咸丰之间犹豫不决的,但是后来考虑到他们两个人母族的势力,还有古代立嫡立长的传统,最终道光君王还是选择了咸丰继承皇位,而奕欣就只是成为了王爷,后人们都称他为恭亲王,咸丰则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手握实权的君王。
第二,奕欣手握大权。
奕欣虽然没有成为皇上,但是他成为了军机大臣,权力也很大,后来又为大清朝立功无数,再加上咸丰去世的时候,同治继承了皇位,因为同治年龄小,而奕欣配合两宫太后政变了,所以后来政权都在恭亲王奕欣的手上,而他也成为了议政王。所以与咸丰比较起来,奕欣对大清朝的贡献更多一些,比如开展洋务运动,让清朝看清世界等。
第三,晚年的奕欣生活不如意。
众所周知,晚清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在揽权的过程中,恭亲王奕欣就是最大的阻碍,慈禧太后想要集中全力,就极力的打压有能力的恭亲王,所以晚年时期的恭亲王奕欣没有了权力,也就没什么业绩了,生活也很消极,直到后来生了一场大病,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