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相比较
马其顿王国(古希腊语:Μακεδονία)指约前800年--前146年间。
罗马帝国,时间为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
马其顿王国,在政治上,君主权力加强,而马其顿古老的人民大会的权利则被忽视。安提克三世登基后,从来没有召开过人民大会,而且在政治上,马其顿的国王也被神化,具有东方国家的特点。
罗马帝国的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帝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在帝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方各省为胜。帝国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橄榄和葡萄,地中海地区是葡萄和橄榄的主要种植地。帝国每年都要从东方行省输入大量粮食、酒和油,东方行省也是帝国税收的重要来源。
帝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并不高,常见的还是二区轮作,使用摆杆步犁进行耕地也多于使用铧犁。帝国的农业产业主要是大规模的庄园,使用奴隶或隶农(3世纪以后兴盛)劳动,小农(自耕农)几乎消失。在帝国后期,这些庄园严重影响了帝国的税收。
罗马帝国的手工业中,最主要的是陶器制作,因为粮食、酒、油等商品的运输都要使用陶器。意大利的制陶中心主要在波佐利。高卢的制陶业也很有竞争力,高卢人还发明了双耳尖底瓮。
西班牙的采矿业非常发达,为国家所垄断专营。纺织业方面,帕多瓦的呢绒、西班牙的毛料大氅和高卢的一种带有风帽的大衣都比较有名。西班牙还有一种制鱼汁的手工业,这是一种用鱼制成的调味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马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其顿王国
二、东罗马战争时期涌现了哪些名将
拜占廷和东欧在中世纪起着欧洲屏障作用,有利地阻止了来自亚洲的入侵。在中世纪前期,拜占廷主要是抵抗波斯和阿拉伯的入侵,而东欧各民族则在反抗着拜占廷;到中世纪后期,东欧则抵抗着土耳其的入侵。可以说整个中世纪,东欧各民族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荣誉而战斗,乱世出英雄,连年的战争,必然造就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以下我们就介绍当时一批叱咤风云的名将。
1.贝利撒留(505~565年)——拜占廷将军
拜占廷帝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军事将领,其中首推贝利撒留。他原为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侍卫。527年,他22岁时担任了波斯前线的东方统帅,24岁时就晋升为东部战区总司令。528、541年指挥了第一、二次波斯战争,常常以弱胜强,出奇制胜,挡住了波斯大军的入侵。其中以达拉斯城一段最为有名。532年镇压尼卡起义。534年攻灭了北非的汪达尔王国。534~540年打败东哥特王国,占领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贝利撒留几乎以一己之力重现了古罗马帝国的军事风采。544年,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卷土重来,贝利撒留再次出征,战事陷于僵持,548年被免职。559年,最后一次指挥作战,打败了攻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的保加利亚人。贝利撒留极具军事才能,其指挥的大多数战役都是以劣势兵力取胜,可以说他对拜占廷军事技术和战争艺术的贡献比其战功影响更为深远。贝利撒留的军事成就使查士丁尼一世重建罗马帝国的政治抱负得以短暂地实现。但他似乎在统帅才能上略有欠缺,无论在东线还是在意大利,战事一持久,其部下就有不听调遣的情况,从而影响战局。而且以他的军功,其地位还要靠其妻与皇后的关系维持。
2.纳尔西斯(478~573年)——拜占廷将军
纳尔西斯原为东罗马皇后狄奥多拉一名宠信的宦官,因积极镇压532年尼卡起义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538年随贝利撒留对东哥特人作战。550年接替贝利撒留为统帅,在552年的塔吉奈战役中获胜,东哥特国王托提拉重伤而死。随后在554年的卡西里纽姆战役中,打败了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征服了意大利。纳尔西斯的胜利并不代表他的才能胜过了贝利撒留,因为他带来了数万蛮族雇佣军,其投入的军力远大于贝利撤留。但不辊样,纳尔西斯作为宦官从事军事活动实属不易,且能大气晚成,战功显赫,可谓军事奇才。
3.利奥三世(675~741年)——拜占廷皇帝
717年,阿拉伯大军水陆并进,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形势危急。拜占廷的小亚细亚军区将军利奥被拥戴登上皇位。718年,利奥三世用“希腊火”烧毁了阿拉伯海军的战舰,击溃了阿拉伯的海、陆大军。740年,在小亚的阿克洛伊农战役中,再次重创阿拉伯军队。利奥三世是拜占廷杰出的军事家,他不仅挽救了重危的拜占廷帝国,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军区制,加强了帝国的军事实力。
4.克鲁姆大公(?~814年)——保加利亚大公
克鲁姆803年即位,805年打败了阿伐尔人的入侵,809、811、813年多次打败拜占廷帝国,攻占了塞尔的卡(今索菲亚)和军事重镇亚得里亚堡。其领土包括今保加利亚以及罗马尼亚、匈牙利的一部分。克鲁姆大公是保加利亚人继阿斯巴鲁赫后的早期英雄人物,他能够一再打败当时的强国拜占廷,显示出他非同凡响的军事才能。
赛奥佛鲁斯是9世纪拜占廷军事家,他原本是小亚细亚东部伊朗或库尔德血统拜占廷人,834年率部落军队投奔拜占廷帝国,并开始信仰基督教。他被任命为骑兵团指挥,因作战勇猛、忠实而受到拜占廷皇帝信任,与皇室公主塞奥多拉结婚。837年,他陪同皇帝奥非罗斯出征小亚细亚,攻占阿拉伯人控制的扎比特立,大获全胜。838年,在达茨蒙战役惨败后救驾有功,为拜占廷帝国立下汗马功劳。赛奥佛鲁斯的一生以善于采用骑兵作战而著称,创造出许多骑兵突出作战的成功战例。
6.奥列格(?~912年)——基辅罗斯大公
奥列格为北欧诺曼人后裔,879年即位诺夫哥罗德公爵。随后南下,征服了斯摩棱斯克。882年征服基辅,成为基辅罗斯大公。907年,奥列格大公一路南下,直逼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廷被迫求和。奥列格以弱小的兵力开始南征,越战越强,竟至打到君士坦丁堡,不愧是东斯拉夫人的英雄人物。
7.西蒙大帝(864~927年)——保加利亚皇帝
893年西蒙即位为保加利亚大公后,打败了拜占廷帝国,征服了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于919年称恺撒,925年又称“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的皇帝”,并一度迫使拜占廷纳贡。西蒙大帝的保加利亚是当时东欧的头号强国。
8.巴西尔二世(958~1025年)——拜占廷皇帝
巴西尔963年即位,976年亲政后,镇压了各地叛乱。随后打败阿拉伯人,征服了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在l001~1014年间,巴西尔二世连续击败保加利亚军队,1018年,在经过30年战争后,最后灭亡了保加利亚王国。其残酷的杀戮,获得了“屠杀保加利亚人的刽子手”的称号。巴西尔二世战功显赫,由于他的军事胜利,拜占廷军事力量达到鼎盛时期,他也成为拜占廷帝国最后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9.波列斯拉夫一世(967~1025年)——波兰国王
波列斯拉夫992年即位波兰大公,于999年统一波兰。1003、1007、1015年三次打败神圣罗马帝国的入侵,捍卫了波兰独立,并在战争中占领了奥得河西岸地区。1013年征服了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1018年远征基辅罗斯,直至黑海北岸。1025年加冕为波兰国王,其领土遍及大半个东欧。波列斯拉夫一世无愧勇敢者的称号,其作战勇往向前,是波兰历史上最杰出的统帅。
10.斯特凡·杜尚(1309~1355年)——塞尔维亚皇帝
斯特凡·杜尚1330年随父亲出征,在丘斯滕迪尔战役中打败了保加利亚、拜占廷联军。1331年篡位自立为国王。1345年征服阿尔巴尼亚、马其顿。1346年加冕为“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的皇帝”。1348年占领拜占廷帝国的中希腊地区。后又打败匈牙利,占领马顿瓦和贝尔格莱德。斯特凡·杜尚具有塞尔维亚人的顽强、好战性格,他创造了塞尔维亚历史上的最强大时期。
三、罗马帝国在凯撒大帝一代时总兵力多少
罗马军制是以军团为作战单位的,每个军团由10个大队组成,约有4500到5000名士兵,其中包括300名骑兵。大队下面的战术组织是小队,每个小队由两个百人队组成。最先罗马人用的盾牌是和希腊人一样的圆形木盾,马略改革后,则变成了一种长方形型向内弯曲的大盾,后期在攻城时,罗马士兵把盾牌举过头顶,组成“龟甲阵”。恺撒创造出一整套攻城作战的方法。先是安营扎寨,以兵营作为攻城作战的基地,然后侦察敌人的防御情况。攻城时先架好攻城器械,再在城墙边修筑攻城平台,士兵从平台上跳上城墙。围城部队有时也建造临时的长墙,甚至修建两道围城墙垒,以分别阻挡敌方援军和守军。罗马人在攻城时大量采用火攻法,用弓箭和弩炮发射火箭,火箭上的燃烧材料一般为硫磺,松脂,沥青等。罗马全国长期驻军约25-30个军团,不到15万人,恺撒的高卢战役中,总共四个军团兵力2.5万人。其它战争也不会太大过如此规模。罗马军团的骑兵只是辅助兵力,数量和质量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