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大班户外自主游戏有哪些
一、蹲蹲孵小鸡
1、游戏玩法:
参加者站成一个圆圈,两手握拳伸向前方,一个幼儿自左往右挨着每一个幼儿一边指点,一边说:“蹲蹲孵小鸡,捉不牢就要飞”。“飞”字落在哪个幼儿身上,哪个幼儿就做抓小鸡的人,其余幼儿做小鸡,在规定场地内自由的飞、跑。这时抓鸡的人就可以去抓。
2、游戏规则:
当小鸡蹲下时,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只后,计算一下被抓的人数(小鸡数),游戏可重新开始。
二、贴烧饼
1、游戏玩法:
幼儿扮演烧饼围成一个圆圈。一人做贴烧饼的人,一人去追贴烧饼的人。
2、游戏规则:
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此游戏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
三、炒豆豆:
1、游戏玩法: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头”,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
2、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完时,才能翻跟头。
二、幼儿园自主游戏有哪些及活动目标
如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动脑动身游戏。
加强对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挖掘环境的教育价值,体现教师、幼儿与环境三者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主题活动、结合本园特色创设环境,体现“孩子是环境的主人”这一概念。
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好课堂,孩子可以玩很多东西,并通过游戏学习不少有关大自然的知识。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园内的户外场地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游戏地,使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大自然。如:沙池及玩水设备等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设施,利用率极高,因为这类游戏活动可使幼儿自由地操作,无拘无束地参与,更能启发他们的幻想力。
另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废旧的材料,使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用废旧报纸做成纸球,将旧轮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马,提供一些旧轮胎供幼儿滚动、码叠等。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
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好课堂,孩子可以玩很多东西,并通过游戏学习不少有关大自然的知识。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园内的户外场地为幼儿创设合理的游戏地,使幼儿的生活更贴近大自然。
扩展资料:
在幼儿园,最容易的自主游戏的是区角游戏。
如为配合大班的主题教育内容“有趣的植物”,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饭店”投放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做“韭菜”和“香菜”;新开“中医院”,让幼儿用泡沫块和牛皮纸做中药包,并形成一条龙式的中药加工流水线:让幼儿设计各种“植物”,再把它们种到“休闲广场”,美化环境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个游戏区为孩子们设置一个百宝箱式的材料箱。里面放置各种质地的纸、剪刀及废旧材料等,供幼儿碰到困难时选用,以支持他们展开无限想像的翅膀。
三、自主游戏是什么意思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自主游戏具有内容自主、材料多样、形式灵活等几项特点。自主游戏是由幼儿选择想要玩的游戏类型,支持玩伴自主、材料自主、玩法自主,即幼儿自己选择玩伴,可以利用幼儿园内老师准备的各种材料,或者自带玩具进行无穷的探索,自己设计游戏的玩法。
由于自主游戏需要遵循幼儿参与的自主性和活动项目的游戏性,不存在固定的内容安排。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辅助作用,为儿童提供场地和材料,如有情况需要,也应进行一定的引导,除了做适时的旁观者外,也可以成为与儿童共同游戏探索的合作者和引导孩子游戏的参谋者。
自主游戏的内容受到幼儿园内教学层级的安排、小朋友的自主意识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与引导影响。通常年龄段较低的小班学生会采用具体形象、趣味性浓的操作型游戏,年龄稍大的中班及大班则采用互动更强的简单结构类游戏。
四、幼儿自发游戏和幼儿自主游戏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指在幼儿园自由活动时间,幼儿以玩为目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一种自发性游戏。
2、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
二、作用不同
1、自发游戏中,幼儿自发选择游戏内容,选择材料和伙伴,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幼儿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使幼儿主体意识与创造意识得到和谐发展。
2、自主游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观察的内容有:
(1)幼儿游戏的主题与情节,例如幼儿的游戏偏好、幼儿热衷的游戏情节与主要玩法等;
(2)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状态,例如哪些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游戏的时空是否合适等;
(3)幼儿的社会性水平,例如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行为、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等;
(4)幼儿具体的游戏行为,例如幼儿在游戏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等。
五、大班游戏有哪些特点
一、大班幼儿游戏特点
大班幼儿较小、中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活动的创造性、想象力丰富程度及身体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在心理和生理各个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幼儿合作水平较高,以合作性游戏为主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与同伴一起玩游戏.这时他们的注意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交往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开始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更注意同伴的活动了.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大班幼儿对周围成人的社会活动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和完整,他们的生活体验和理解能力也越来越深刻.游戏过程中表现出以合作性的游戏为主,幼儿会自己组成小组,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活动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二)幼儿创造能力不断提高
大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能够有效的迁移原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操作时对游戏材料的玩耍不会仅限于一种操作方式,会争取想更多的玩法和操作技能.在有主题的游戏角色中,伴随游戏情节的展开.大班幼儿的想象不仅在内容上开始丰富,而且还能充分地通过活动和玩具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这样使游戏活动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如在一个“做给小鸟的家”游戏当中,他们用陶泥做各种各样的家,然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把它组成一个有情节的“家”.这些都说明,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活动丰富而自由,他们的想象空间很大,并且想象的过程中寓于创造性.
(三)幼儿自主性的增强
大班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的范围扩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自己选择活动.大班幼儿游戏活动时他们不再满足于追随和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游戏活动之前已经能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活动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的行为少了许多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游戏的主题也非常明确,综合性也比较强.
二、大班幼儿游戏指导策略
(一)教师设计幼儿喜欢的游戏主题,以满足幼儿的游戏愿望提供便于开展主题的角色区域,培养幼儿的分工合作,交往能力.幼儿共同解决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教师提供搭建积木,小木屋等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分工协作,这样使幼儿学会如何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在游戏中体验到合作交流带来的快乐,也可以获得交往经验.
(二)教师营造宽松、和谐、自由游戏的环境
教师给幼儿创造进行游戏的各种条件,包括提供场地、时间、材料等,这些对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有主要作用.在游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