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适合0-1岁的12个触觉游戏有哪些
💆♀️💆♂️婴儿抚触操虽然好处多多
但有的宝宝,是完全不能做抚触操体质
一旦开始脱衣服就开始哭闹
这时候别说做抚触操了
能顺利给宝宝洗个澡就不错了👶🏼
如果你家也是个敏感的宝宝
分享几个适合0-1岁宝宝玩的触觉小游戏
同样也可以达到抚触操的效果哦🎶💕
二、益智区感官游戏有哪些
益智区感官游戏有这些。
1、视觉感官瓶:让孩子尽可能地直接触摸不同的材质用多种材质拼搭小人。
2、触觉雪糕棒:用砂纸纸片来进行图形拼搭游戏,也能提供一些画笔,让孩子在砂纸上作画,体验触感。提供一本逼出新裁的触摸书,摸摸这只小手,它的手指软软的、硬硬的、粗糙的、光滑的毛毛棒、浮力棒的另类玩法,小脚也能够尝试去触摸与感知气泡袋的特殊质感不仅适于触摸,用来进行创意活动也是很受欢迎的游戏这套彩色小路很多幼儿园都有用到,但很少有老师想到用它来刺激孩子脚底触觉的感官哦。
三、幼儿园感官游戏有哪些
为大家整理的9种游戏刺激幼儿感官,一起来看看吧!
1、用积木发声
给宝宝两块积木,让他一手拿一块,然后相互撞击,发出声响。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扶着宝宝的双手,教他撞击。这样,你还可以控制撞击的力度,让宝宝感受到,用力撞击时,发出的声响会大些;用力小的时候,声响也会变小。
效果:拿积木撞击可以锻炼小肌肉的力量,撞击时发出的声响可以有效地刺激听觉。
2、辨别方向
准备一只铃铛或其他声音悦耳的发声玩具,在宝宝左右两侧交替发出声响,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你将发现,孩子会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
效果:在寻找声源的过程中,孩子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听觉和方向感也得到了提升。
3、触觉刺激
准备触感、质地不同的各种物品,如皮球、硬纸壳、塑料玩具等,让宝宝直接摸着玩儿。在孩子触摸的过程中,成人可以用语言为他描述表达,比如,“这是圆圆的皮球,这是硬硬的纸壳……”
效果:孩子在摸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不同物品的不同触感。同时,通过成人的语音刺激,还可以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4、做被动操
抓住孩子的胳膊,做一些伸展运动;抓住宝宝的双腿,往上抬一抬,往前踢一踢,或者活动一下宝宝的脚踝等等。
效果:婴儿体操不仅可以促进脑部发育,而且对稳定孩子的情绪也有帮助。
5、听钟表的声音
拿一个“滴答、滴答”响的钟表靠近孩子的耳朵,让他听秒针跳动的声音。孩子通常都会被钟表的声响所吸引,并产生好奇心。
效果:这对锻炼孩子辨别声音细小差别的能力很有好处,在刺激听觉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6、揉纱巾
准备一些漂亮的纱巾,让孩子随意地抓、揉、拽等。
效果:这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小肌肉力量,也可以促进触觉的发育。
7、听动物的叫声
准备一些动物玩具,给孩子看,或者让他摸一摸。同时,你模仿动物的叫声,给还听。还可以给宝宝展示一下不同动物相应的表情或动作特点。
效果:可以同时刺激孩子的视觉和听觉。
8、熟悉颜色
大约从4个月开始,孩子就可以区分不同的颜色了。可以拿各种颜色鲜艳的纸或颜色认知卡片给孩子看。
效果: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色彩感,还可以提高孩子将视线集中于一处的能力。
9、找玩具
当着孩子的面,将他的玩具藏在一个小桶里,然后让孩子去找。孩子会拿着桶,摆弄来摆弄去的,想办法将里面的玩具弄出来。
效果:找玩具的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宝宝触觉敏感吗6个日常可进行的触觉活动&小游戏
每个人对各种感官***的阈值都不相同,儿童职能治疗师提供10个触觉敏感的日常观察项目,给家长观察宝宝的触觉反应。也提供6种日常可进行的触觉活动与游戏,让家长透过游戏,观察孩子的触觉是否敏感。
关键:多方观察触觉反应,再提供适合的活动。
触觉敏感通常不会只看一个活动来判断,会观察日常中多个触觉活动的反应,因为如果是触觉敏感表示触觉的阈值较低,即便接触一般强度的***也会引发不适或过度反应;反之触觉阈值较高的表现是顿感,每个人对各种感官***的阈值都不相同,下列为触觉敏感的日常观察项目,可视宝宝情况勾选。
1.对衣服的质料特别挑剔。例如:只穿棉质的衣服等。
2.会排斥某些日常生活活动。例如:不喜欢洗脸、洗头、剪头发、梳头发、剪指甲、刷牙等等。
3.不能忍受衣裤有异物感,甚至感到困扰。例如:不能忍受沾到水或沙子等等。
4.挑食。如:对某种气味或质地的食物会特别感到排斥或喜爱。
5.容易引起呕吐反应。例如:在刷牙时容易引起呕吐等等。
6.不喜欢会黏手的东西。如:颜料、贴纸、胶带、浆糊、胶水。
7.避免会有身体接触的活动。例如:不喜欢别人牵他、抱他或摸摸脸等,但有时候却会要求拥抱。
8.身体被触摸时,会去抓或摩擦被摸过的地方。
9.有人轻拍他或摸他时,会抱怨有人无故打他或碰他,尤其是从后方或看不见的触摸就更加明显。
10.被碰触时,会有情绪性或攻击性的反应。
从上述项目可得知,观察项目涵盖日常盥洗、饮食、身体接触、操作活动,也不是单看一次活动中的反应,而是一段期间内的反应,例如:三个月以来,做这件事都是一样的反应。加上是否影响到日常参与或容易有情绪产生,如果情绪平稳或不影响大多数日常活动参与,则在作息中增加触觉类的活动,以提升触觉接受度和调节能力即可。如果严重影响日常参与并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家长引导下还是十分困难,建议寻求职能治疗师的协助。
GAME 1:收纳箱球池
▲器材:大收纳箱或球池1个,球1袋。
▲活动方式:
1.孩子坐入球池,感受球池的触感。
2.球球雨:用容器装球,淋在身上。
▲活动变化:找指定颜色的球、球池寻宝(找指定物)。
GAME 2:圆点贴纸
▲器材:5∼1公分大小的红、绿、蓝色圆点贴纸。
▲活动方式:将圆点贴纸贴在不同的身体部位,请孩子找到贴纸。
▲难度调整:
1.若一开始无法接受黏贴的感觉,可先贴大人身上,再贴宝宝衣服上,最后再尝试贴手臂上。
2.眼睛直接可看到的部位较简单,看不到的地方就较难了(如:背部)。
3.最难的方式是戴着眼罩进行,大人贴好后再请小孩找出,大人和小孩可轮流互贴。
GAME 3:手帕抽抽乐
▲器材:用完的湿纸巾袋或面纸盒、相同、不同触感与花色的布或手帕。
▲活动方式:将布或手帕折叠放入湿纸巾袋,提供孩子抽取。
▲难度调整:
1.5∼2岁能打开盒盖。
2.4岁能沿着纸的边缘对折。
五、宝宝的感受各种触觉游戏有哪些目的
感受各种触觉:游戏目的:丰富宝宝的触觉。
所需道具:四种硬的物品以及软的物品,硬的如木块、鸭梨等,软的如面包、海绵等。
跟我一起这样做:1.将这些软、硬物品放在一张小桌子上,让宝宝坐在桌前。
2.当宝宝拿起桌上的一个物品时,家长要根据宝宝所抓的物品跟宝宝解释。比如宝宝抓起了一块木块,那么家长就要说:“宝宝抓的是木块,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很硬呢?”
3.将宝宝抓过的东西放到其视线之外的地方,引导其继续抓桌子上的其他物品。
游戏延伸:对于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宝宝,可以适当准备一些触感更强的物品,比如凉的、温的等。
游戏提示:注意安全,别让宝宝将东西塞进嘴里,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