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哪些
小时候玩的游戏有:
1、丢手绢
若干个小朋友席地围坐成圆圈,另一人手拿一个手绢从小朋友的背后经过,并悄悄地丢在其中一个人的背后然后跑开。
待背后有手绢的人发现后,立即拾起手绢去追赶丢手绢的人。待丢手绢的人回到追赶之人空出的位子坐下后,追赶之人就变成了丢手绢的人,于是又开始下一轮的丢手绢游戏。
2、丢沙包
“沙包”即装满沙子的小布袋,丢沙包可以训练身体的敏捷性及反应能力。丢沙包至少要三个人玩,先在地上画一个圆圈,两人在圈外两端一定距离互相丢沙包,要打中站在圈中的人,圈中的人可以躲闪,但脚不能出圆圈。
直到圈中的人用手抓住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出圈成为丢沙包的人,丢沙包的那人则替换为圈中的人。
3、抽陀螺
别看现在仍在抽陀螺的大多是老年人,当年抽陀螺的可全是小孩哦。抽陀螺也可以进行比赛,即双方各自将自己的陀螺抽向对方的陀螺,如将对方的陀螺撞倒即获胜。当年我们挥舞绳鞭抽起陀螺,听见鞭声“叭叭”直响,看见陀螺“嗡嗡”旋转,心中的那个高兴劲就甭提啦!
4、打弹珠
“打弹珠”又称“打玻璃珠“,它不仅是咱中国人的游戏,还曾风靡全世界。因打弹珠时必须爬在地上,常常会使手上、身上沾满了泥土,因此爱干净的女孩们不屑此举,于是变成了男孩的“专利”。
弹珠者将自己手中的玻璃珠弹出射中对方的玻璃珠为羸,输者的玻璃珠便归赢者了。
5、老鹰抓小鸡
老鹰抓小鸡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游戏。游戏时一人当“老鹰”,另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就是“小鸡”了。“小鸡”们一个接一个地拉着前人衣襟紧紧跟在“母鸡”的背后。
“老鹰”要想方设法抓住“母鸡”背后的“小鸡”,“母鸡”则要伸开双手拚命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老鹰”抓住。
二、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游戏是什么
1、打水漂:这是对于在河边或者有池塘的小伙伴的专项,姿势优美,能打个5个以上的都是高手。
2、跳山羊:跳好了,完美落地,一片掌声;跳不好,两个人一起人仰马翻,一片嘘声。
3、叠风车:雪糕棍、一个暗钉、一张彩色的纸剪四刀就能做一个风车,迎风奔跑,风车就飞起来了,心里美极了。
4、翻绳:一根绳有多种翻法儿,两个人可以一起玩很久。
5、跳皮筋:小皮球、香蕉皮、马莲开花二十一,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一根长长的皮筋来。
6、挑棍: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净。玩的时候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7、斗鸡:拼的是力气和平衡感,可以单挑也可以一群人混战,场面混乱起来就像一群袋鼠在打群架。
8、弹溜溜:一片土地,各种姿势趴在地上,最多的姿势就是跪在地上,为了弹中别人的弹珠,不知道磨坏了多少条裤子的膝盖。
9、打老虎(丢沙包):找几块小碎布,缝成小口袋,中间装上粮食再封口,就是沙包了。玩的时候人越多越好,分成两组,一组站中间,一组分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这组人身上扔沙包。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换一条人命。
10、滚铁环:每个男孩儿手里拿---根铁钩,推着铁环向前奔跑,谁跑的最快,就是赢家。那个年代,拥有一个铁环是件很拉风的事。
三、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哪些
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有:
1、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鹞吃鸡”,又叫“黄鼠狼吃鸡”,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对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练习,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流行在20世纪50至90年代。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
3、跳房子:
跳房子,也叫跳飞机,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趣味性、娱乐性极强,曾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4、丢手绢:
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开始前,准备几块手绢,然后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
5、滚铁环:
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
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哪些要详细~~~急
滚铁环,打弹子打陀螺手枪斗鸡,打弹弓拍香烟纸拍画片
丢豆包跳绳抓筛子,打水飘、编花篮,跳皮筋、踢毽子扔包,跳格子,捉迷藏、抓人(比如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
1、你们玩过夹弹珠吗?就是用那种滑的筷子,把在水里的弹珠夹到边上另一个容器里,有一定难度哦!在一分钟之内,几人一起比赛,看谁夹的最多,给他一个棒棒糖!
2、贴鼻子,在黑板上画个大脸,随便什么脸型,画上眼睛,嘴巴,让贴的人蒙上眼睛去贴,保证笑料百出!
3、托乒乓球.此游戏可4人同时进行,准备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每人分别绕教室2圈,中间还有障碍物,谁不掉就赢啦
4、还有一种用筷子投入酒瓶中的游戏,当然,人在酒瓶的上方
5、两人三足,两个人捆两只脚,一起走,谁先到谁赢
6、我教你1个魔术,用蜡烛在白纸上写字,然后用棉花沾很多墨水,把整张白纸都涂黑,刚才用蜡烛写的字就不会涂黑.可以写友情万岁的话
9、叠报纸:将2张4开的报纸放在地上,每张报纸上站5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与对方猜拳(剪刀石头布),输掉的小组须将脚下的报纸对折后再站在上面(所有的双脚都不许着地),直到其中一方站不上去为止.
11、牵手:一个队员被蒙上双眼,由同组另一队员牵着他的一只手走过平坦的路、坎坷的路……解开眼罩后,每个同组队员握一下该队员的手,由他找出谁是刚才牵手的人.
警察抓小偷:两组人成两排,面对面站立,互相伸出手,交错,互击.喊1左边队拍右边队员的手、喊2右边队拍左边队、喊3停住不动.做错的做蹲起.
一、做鬼脸.
步骤:
1.所有队员包括你,围成圆圈站立,面向中心.
2.首先选一半志愿者到圆圈里面来,脸向上,平躺在地.
3.你也和这些志愿者一起走到圆圈中,要求他们的身体和头部完全静止,头不能离地或者左右摆动.4.在每个志愿者的鼻尖上放一枚小硬币.
5.要求他们只能做鬼脸,一分钟之内使硬币从鼻子上掉下来.你手头一定要有照相机,给他们照一些面部特写镜头,带回去张贴公布.
6.之后,另一半人换过来,重复游戏.
7.一些队员成功完成动作后,让他们平躺在地上围成一个圆,头朝圆心(最好头挨着头),看谁最先把硬币弄下来.
为使游戏更有趣,更富挑战性,将三个硬币分别放在志愿者的鼻子、额头和下巴上.
二,背摔:学会相信同伴
具体要求:背摔又叫“信心跌”做此项目的人站在一座1.6米高的矮墙上,为了防止摔下去时手臂伤人,要将双手绑在自已胸前,然后背朝墙下,身体站直,直挺挺地向后倒下去.下面有8人面对面站成两排,每个人都伸出双臂将上面倒下人接住.
训练目的:体验站在下面看上面的人时和自已站在上面时完全不同的感觉,从而理解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位置不同,感受也不同的道理.同时学会战胜自已和敢于相信同伴、信任部下.
点评: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成功的前提.
五,顶气球比赛
道具:气球一个、绳子一条
参加人员:两组对抗(每组一般为3人到7人)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先把绳子沿场地的正中间拉开(像网球网一样),然后双方排开用头顶球,哪方先落地为输,双方轮流发球.体现配合能力和竞争能力.(注意只能用头,不能用身体的其它部位)
2、箩卜蹲
将参与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牵着手围成一圈,给每堆人以颜色或数字命名,任意指定一堆萝卜开始统一下蹲,同时还要念词,再指定别的萝卜堆做同样动作,目标要一致,依此类推但不能马上回指.
以一实例加以说明.有红、白、黄、紫四堆萝卜,白萝卜先蹲,蹲的时候念“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念完后所有白萝卜手指一致指向红萝卜堆.红萝卜们马上要开始蹲且口中一样要念念有词,之后他们可以再指定下一个但不能是白萝卜.
3、两只小蜜蜂
念词:两只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呀,飞呀……
动作:两人面对面,1.两手作兰花指状展开双臂上下飞舞;2.两手换掌状于胸前交*飞舞;3.出手锤子剪刀布;4.赢者伸掌作摔巴掌状,口念"啪啪";输者和声"啊啊";不输不赢则同时努嘴作"咋咋"亲嘴状.
参与者围成一圈,间距两臂,面朝中央,指定“老鹰”、“小鸡”.小鸡只能在圈外跑,鹰捉.当小鸡在某人面前一站,则其马上变成小鸡,得跑,被鹰捉住者则替代鹰者.适用在户外.
抢椅子
台上置三张椅子,邀请四个人上来,放DISCO音乐,四个人伴着音乐围着椅子转,当音乐骤停时抢坐椅子,未坐到者淘汰;减一椅子,三个人续前动作,当音乐骤停时抢坐两张椅子,未坐到者淘汰;最后两人抢坐一张椅子,坐到者为胜.
踩汽球
上四对男女,每人右脚拖个汽球,互踩汽球,球破人下,最后
幸存者为胜.
成语接龙
上五人,由第一位出一成语,第二位顶针接前一成语,即第二
个成语的第一字为第一个成语的最后字,依此类推,谐音亦可,
接不上者罚
节目.
看看谁最笨
适合于圆桌排次,由主持人起头,由“1”开始报数,依座次“2”、“3”、“4”、“5”、“6”,到“7”时不能喊出来,以拍手或敲击桌子代替,当数到“14”、“17”也是如此,即逢7或7的倍数或含7的数字均以拍手或敲击桌子代替,出错或太慢则罚.俗称“明七暗七”,
人数少可玩“明三暗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