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如何帮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游戏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家长要如何通过游戏了解孩子的内在动机呢?怎么样在游戏中让孩子有主导感?一起来看看吧。
游戏在宝宝的成长旅途上,扮演着良师益友的角色,透过游戏,不仅可以带给宝宝无限的欢乐,亦可以促进宝宝学习、培养人际关系和增进感觉统合发展。
游戏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建立在有趣、自由与想象力之上,如果一个游戏活动失去上述的本质,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快乐的游戏时间,而是沉重的训练课程。
tips:什么是游戏的要素
Neumann曾在1971年于《游戏的要素Theelements of play》一文中提出,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是快乐的、无拘无束尽情享受、没有压力与充满想象力,因此游戏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1.内在动机
对游戏的内容感到兴趣,并且是自己心甘情愿从事,而不是被逼迫的。
2.控制核心
在游戏过程中能自我掌控,包括决定与选择游戏的内容等。
3.现实自主决定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自我决定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拟的,换句话说,就是孩子在游戏中富含想象空间。
如何通过游戏了解孩子的内在动机
★将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游戏之中
发现这对于家长而言是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原因在于许多大人总是自以为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求,并用自己的角度来看孩子的世界,将“自己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事物”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
例如普遍认为的孩子都喜欢迪斯尼卡通人物,就帮孩子买了一大堆迪斯尼的服饰;认为自己有音乐天赋自己的孩子也应该会有,不问孩子是否喜欢就直接参加钢琴培训。
家长们应该多与孩子聊天、谈心,真诚地倾听孩子们说出内心真正的想法与需求。
★主动找出孩子喜欢的物品,诱发参与动机
父母应主动探索孩子感兴趣的学习或游戏题材(例如孩子最近喜欢什么卡通、玩具,试着了解在游戏中喃喃自语时,是否正在与“想象的玩伴”一起玩等),运用这些题材提升孩子参与的动机。
★时时刻刻动脑筋让学习或游戏方式更加活泼
用心的'父母,会记住孩子每一个重要的日子;用心的父母,会想尽办法逗孩子开心;用心的父母,会竭尽所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求;用心的父母,永远会把“家庭”摆在第一位!
★排除孩子不喜欢的物品
有效排除会在游戏中,令他们感到不安或威胁而退缩或抗拒活动的物品,如气球或大型动物模型等。
如何在游戏中让孩子有主导感
父母用心耗时陪伴孩子做游戏时,一定要记得忘记自己“身为父母”的定位。在游戏的过程中,你的身份是保护者、支持者、孩子的“大个儿朋友”。请不要在过程中,状况不按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时,切换回“家长身份”阻碍孩子的游戏主导权。
★让孩子感到安全感:
1、游戏时充满自主权,而且游戏的环境充满正向支持,周遭的人、事、物令孩子感受到安全感,游戏前应先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熟悉游戏的环境与伙伴,并尽可能排除会令人感到威胁的物品。
2、游戏的内容与规则,是由孩子自己决定或选择的。
3、营造安全、友善的环境,陪伴的大人和伙伴不随意干涉游戏进行,参与游戏也需经过孩子的同意或邀请,切勿贸然进入孩子的游戏世界。
★增加孩子自信心:
尽可能增加孩子成功与快乐的经验,让他们有自信可以决定如何进行游戏,不用过度担心失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孩子玩积木为例:积木是富含自由创作与想象空间的玩具之一,尤其是随时可以重新拆开再组装的特性,让孩子自由的玩、不断地尝试与实验,做错了还可以随时重来,减少因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感。
除此之外,孩子可以随心所欲组装成任何造型,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能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只要他觉得像什么就是什么,尽管今天孩子只是简单的在桌面上将积木排成长条状,此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觉得像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家长则可以引导命名(如毛毛虫),或者可以拿台车子在上面开,引导孩子说出马路。家长应该对于孩子的想象力给予热烈的正向回馈。千万不要在孩子一头热时,泼上一桶冷水,这将会浇熄孩子对于创作的热情与玩游戏的兴致。
让孩子多玩一些要想象力的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将自己、环境、伙伴或是整个活动都融入自己的想象之中,例如玩荡秋千时,可以想象自己坐在海盗船上随风浪摆荡;玩溜滑梯时,可以想象自己正从陡高的山坡上驱车狂飙而下。即便是稀松平常的桌底或被窝,孩子都可以当做是秘密堡垒唷!
★多与孩子玩扮家家酒、角色扮演等互动性较高的想象性游戏(可结合绘本故事、玩具与生活用品),可以多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与问题解决能力,并累积相关的日常生活经验。
★想象力与平时的生活经验有关,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阅读绘本、接受多媒体刺激、外出旅游或玩富含创造性的玩具(如积木、黏土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最后,提醒家长们,虽然玩游戏对于孩子有正向帮助,但游戏不能做为“训练”的手段,游戏应出自于自愿与乐趣,千万不能认为玩游戏好处多多就成天要求孩子玩。
用心的家长都能分得清“游戏”和“训练”的区别。成长中所需要的一些技巧还是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来获得哦。
二、如何理解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儿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形式。游戏与幼儿主体发展的关系;游戏与幼儿的情绪宣泄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游戏与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关系等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一、游戏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儿童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儿童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言语的反应。在游戏中,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语言学习随处可见。可以说,交往语言是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构建的。例如:在游戏“娃娃家”中,扮演母亲的孩子对同伴态度不好,同伴就提出抗议:“妈妈说话不是这样的,妈妈说话是轻轻的,很温柔的。”扮演母亲的小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妈妈”,但是她又必须改变自己的语言输出方式,尽力去模仿“妈妈”说话的口气,操持“家务”,照料“孩子”,分派家里人的“工作”,并与周围人交往,这样她就能比较自然地学会交往语言。?
二、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满足幼儿心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荣耀与屈辱,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游戏是由儿童自发、自由、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例:我在开展游戏活动中,观察到我班小阳小朋友,看他长得高大,其实他的胆子特别小。有一次,我发现他自己吊起药瓶不停地给自己扎针,游戏结束后我跟他谈话,他说:“平时爸爸妈妈带我去打针,我总是又哭又叫,爸爸说我不像男子汉,丢脸。老师你看,刚才我给自己打针,不是没有哭了吗?”原来在游戏中,他觉得自己做到了现实中做不到的事,证明了自己不是爸爸说的“丢脸”。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心理的需要,使幼儿被压抑的情理问题能够在游戏中得到解决,自信心也就树立了增强了。?
三、孩子在游戏中的成长
区角游戏时,“餐厅”里一直没有顾客。李老师进了家庭生活中的“餐厅”。“请问你想吃什么?”服务员小吴问道;“你这儿有什么?”李老师反问;“有披萨,有汤圆,有蛋糕……”小吴边说边拿来菜单,“看,我们有菜单,你可以在菜单上点餐。”
👦社交能力
幼儿在与老师的对话中,没有慌张,失措的表现;而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和想法,一步步和顾客沟通,这是幼儿在交往中,自信的体现。
🤹♂️应变能力
当顾客说东西贵时,幼儿能想到“打折”,以此来吸引顾客,留住顾客;
🔢数字感知
当给顾客打折后,顾客还说贵时,能主动想到再便宜些。这说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到“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经验,同时,还能很好的运用到游戏中。
🎮游戏成长
案例中,老师没有介入指导,而是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游戏,以游戏者的身份指出“餐厅”定价的不合理,以及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呵护,努力帮助孩子解决成长的烦恼,在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教育孩子是一份值得投资的事业。现在分享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1玩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带给孩子带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乐观进取的'个性,对情绪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影响。
2、玩游戏需要孩子的参与到活动当中去,而这种活动也恰恰给孩子提供了运动的机会,身体方面得到锻炼,在生理发展方面更加健康。
3、玩游戏需要有同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这样就很好地为孩子与玩伴提供了接触的机会,学会合作、互助、团结的精神,在社会行为发展方面也得到了锻炼。
4、游戏还可以拓展儿童的知识面,在玩中能增长见识,启发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其心智得到良好的发展。
5、孩子游戏能够创造那么多的价值,父母就没有必要遏制,反而应当鼓励孩子去游戏,父母甚至可以参与进来,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
玩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21、促进身体机能和运动功能的发展
许多游戏活动是需要全身的参与,通过跑、跳、爬、滚等运动的形式实现,所以游戏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锻炼心肺功能,增加身体运动控制能力和动作灵活性,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游戏也可以促进儿童手的操作能力与精细动作的发展,增加手眼协调性。
2、促进感知功能的发展
游戏时儿童不仅需要运动,同时要使用五官,接受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平衡、身体重力、身体动觉和嗅觉等信息的刺激,并综合这些信息作出判断,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所以,游戏可以获得感知觉刺激,促进神经功能的发展和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3、游戏促进语言的发展
在社交性游戏、互动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中,儿童之间有语言模仿、言语沟通、角色扮演、游戏规则的述说与解释等语言形式的呈现。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进行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练习,增加词汇量和句子的复杂程度,学习语法使用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能力。
4、游戏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
想象性游戏可以用模仿和想象去再现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反,也会在游戏中对过去的经验进行重建、改造、变化和新的创造,儿童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玩出各不相同的花样。在建构性游戏中,儿童可以提高视觉空间能力,学习数量概念,在社会沟通游戏中可以学习新的知识与概念。另外,在游戏中儿童要不断地观察事物,进行分析与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反复的游戏过程,孩子的认知能力将得到不断提高。
5、游戏促进社交、情绪和人格的发展
游戏时孩子开心快乐,充满自信。游戏时需要与人合作,可以锻炼人际互动、与人相处的能力。游戏时孩子相对放松,放下戒备,可以克服胆小退缩的毛病。社交扮演游戏时,孩子可以学习新的社交技巧和社会道德规范。在团体游戏中,要遵从游戏规则,学会轮换、等待,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