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美国梦游戏的三大规则
虽然美国就业形势在不断好转,但“你被解雇了! you’re fired”这句让职场中人噤若寒蝉的话最近在美国大街小巷异常火暴,成了时尚的口头禅。这一切都源于美国全国广播电视台的纪实秀———“学徒”。
美国梦游戏规则之1:只要你聪明而且勤奋,那就一定会有机会成功
美国当红的纪实秀为数不少,有的让参与者在热带岛屿的烂泥中汗流浃背地忍饥挨饿、为蚊虫提供大餐,有的让一个假冒是百万富翁的英俊男士挑动25个蒙在鼓里的佳丽为争金龟婿而伎俩用尽。同这些节目相比,《学徒》应该算是迄今为止最贴近生活的“纪实秀”了。它的舞台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熟悉的、无处不在的办公室,只是这一个办公室是在纽约这个商场如战场的大都市里。
16个参赛者,8男8女分成两组,到纽约来面对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的挑战,大家轮流担任团队领导,每一周分别作一个诸如卖矿泉水,出租房子的项目,输掉的一方中会有一位对团队最没贡献的成员被“炒掉”,最后胜出的一位则可以得到一年的合约,在唐纳德-特朗普旗下的某个公司担任《学徒》。可别对特朗普的这位《学徒》看不上眼,学徒一年的工资为25万美元。成功的参赛者或者不用投资时间与金钱在商学院埋头苦读便可获得就业敲门砖,或者可以平步青云,一举越过公司中的重重晋升阶梯加入公司组织高层,人生可以少奋斗20年。
美国雪城大学电视与流行文化专业的罗伯特-汤姆森教授认为:“这对所有做着美国梦的人们来说是绝好的成功机会。”
职场“灰姑娘”的故事抓人之处是在宣扬人人平等而且机会众多的美国,真的是有很多美国人相信只要你聪明而且勤奋,那么就一定会有机会成功。
“给你一个机会展示自己,获取成功”是《学徒》节目吸引了众多美国眼球的主要原因。有20多万人报名应征节目中这16个职位,而且在其第二集播出时就创下了全美纪实秀收视率最高纪录:2000万观众。
《学徒》节目的创始人和主持人特朗普现在成了他自己节目“口头禅”的受害者。特朗普说,每天都有《学徒》迷们向他大喊“你被炒掉了!”超过100声,就连他和女朋友在餐馆吃饭时也会有人隔着桌子冲他大喊“你被炒掉了!”
美国梦游戏规则之2:必备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心理素质强过外部压力
为了最后在角逐中胜出,参赛者们既要在比赛中与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密切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个近似不可能的销售目标,又不免在项目失败时勾心斗角,学会如何保全自己而让别人被开出局。虽然一个个专门为电视节目设计的项目与现实生活中的营销有所差别,但它们实在是像极了美国商学院中的案例学习,充满商界的真知灼见。
在2004年三月份第一周的节目中,两组的参赛者被要求去卖自己选中的两位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第一组选中一个卖价较高,可是风格怪异,连组员自己都无法理解的艺术家,大家经讨论决定承担风险,因为只要卖出一幅作品就会在销售额上有相当大的赢面。第二组则选中了一个风格比较大众化,但作品单价较低的画家。竞争的结果是两组的销售额之差创下了节目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第二组的利润额高出了第一组一万多美元。掌握生杀大权的特朗普最后总结说:“如果你想卖掉自己的商品,那么就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商品。你无法卖掉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
这一集被炒掉的是一个叫奥玛罗莎-斯塔尔沃斯的女孩儿,尽管是她卖出了组里惟一一幅价值八百多元的.作品,并且是她曾经建议不要选那位风格怪异的艺术家。因为其他队员认为她态度不够积极,在所有人都在为实现目标争分夺秒工作时,斯塔尔沃斯却坚持要在一个餐馆吃上两个小时的午餐。而且在推销“特朗普”牌瓶装水时,她在一家只买下了两箱水的美容店做了免费美容。在大家都在忙着粉刷特朗普名下的公寓,想租出一个好价钱时,斯塔尔沃斯却跑到门外去和小孩子们打球。整个团队对她的不满由来已久,她能坚持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特朗普对她的评价为:“她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从上面的描述中大家不难看出,《学徒》的每一个项目中都包括了团队合作,个人贡献,领导才能,销售技巧,压力对抗等等办公室必备的基本因素,而且比写在商学院书本上的案例要生动精彩得多,也真实得多。罗伯特-汤姆森教授认为:“如果美国的商业可以代表普遍意义的商业的话,那么‘学徒’就是它的第一部影像日记。”
“当我和苏茜以及她的两个孩子第一次在床上观看‘学徒’节目时,我就知道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节目。最后她们开始一起大声喊‘你被炒掉了!你被炒掉了!’如此激动让我很吃惊。”一个退休ceo杰克·伟尔奇对这个节目评价道。
美国梦游戏规则之3:无数个机会,无数财富,但要心狠手辣
《学徒》的背景舞台是国际商业的黄金宝地———纽约。这个钢筋水泥构筑的混凝土丛林中有无数的公司,无数个机会,无数的人才,无数的财富,没有一个生意人能够拒绝纽约。“我喜欢‘学徒’里所表现的这个城市,它的美丽,它的恶毒,它如何把这些孩子活活地吞噬掉。我真的是喜欢这一切。”这是特朗普对《新闻周刊》说。
唐纳德-特朗普是《学徒》节目最大的赢家,他现年57岁,是一个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又偏爱夸张的房地产发展商,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与聚光灯。十年前,特朗普曾经沦落到濒临破产的地步,但如今他又凭借《学徒》节目的无限风光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顺便在美国经济复苏之始为自己的产品做足了广告,赚够了名声。现在他挂在纽约大大小小建筑上的名字比洛克菲勒的都要多。《学徒》每播出一集,特朗普就会有十万美元进账,现在他已经签字同意了《学徒》的第二轮播出,而且每集的转播费比第一轮还要高。同时他还在抓紧时间推销他在电视中的项目产品,“特朗普”牌瓶装水,并且正在着手写一本教人“如何发财致富”的新书。其公司名下的纳斯达克股票早已趁着这股宣传风创下了历史新高。
特朗普对每一个项目的胜利者都要做出奖励,或者让胜者一方到他豪华的别墅中去野餐,或者让胜者的领队挑选两个人乘坐他的私人直升机在纽约上空翱翔,俯视自由女神象,或者让胜者的领队走进他以金子镶门的办公室与他单独相处十分钟。没有人能够拒绝这样的邀请。
纽约人凯茜-格尼每次都和她9岁的儿子哈里斯一起观看《学徒》,现在哈里斯的梦想就是要当一个和特朗普一样的房地产巨头。凯茜不得不告诉哈里斯他没必要向特朗普一样铁腕无情,争强好胜,并且禁止他向自己的保姆喊叫“你被炒掉了!”然而,凯茜无法阻挡的是美国梦,这个梦想不仅包括对机会平等的信仰,也包括对不是那么美好的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生存守则的遵循。它们已经在美国的下一代身上延续。
唐纳德-特朗普自信地告诉大家,他不会只是向其他纪实秀的出演者一样仅在节目中昙花一现,节目结束后就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他会一直与大家在一起。是啊,有谁会对唐纳德-特朗普喊“你被炒掉了!”呢?
二、2200亿房企巨头出事,200多家房企破产!
来源|魔鬼金融学
这个夏天,房地产行业传来一股浓重的焦糊味。
6月8日,泰禾北京院子二期业主在微博发布一则致泰禾董事长黄其森的公开信,称该项目施工进度严重滞后,施工方因泰禾拖欠数亿工程款,不久后将停工走人,“烂尾几乎成了定局”。
业主同时指出,泰禾违规售房,挪用监管账户巨额资金。不仅是北京,杭州、苏州、东莞等地均有泰禾业主反应项目进度延期交付的情况。
业主维权的背后,是泰禾暴跌82%的惨淡业绩。
泰禾财报显示,2019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4.66亿元,同比下降82%,创近7年以来的新低,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超4亿元。
其5大战场,近乎“全军覆没”。
据财报显示,2019年,泰禾集团在福州、北京、上海、广深、武汉5个区域的营业收入全面下滑,其中,武汉区域的营业收入直接暴跌100%,而华东、广深区域的降幅亦分别高达42%、65%。
实控人更是被列入了“失信人名单”。
2020年4月22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网披露,因子公司债务违约,泰禾集团董事长及其实际控制人黄其森,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要知道,泰禾在业界可是一家响当当的巨头,资产超2200亿,号称中国地产行业“最猛的勇士”。
它的扩张极为激进,在土拍市场上屡屡刷新全国单价“地王”的记录,拿地疯狂,销售更狂:2013年,泰禾的销售规模仅124亿元,短短四年时间,便飙升至1007亿元,增幅高达709%,2017年底甚至喊出了“2000亿的销售目标”。
这样一个巨头的四面楚歌,对于整个地产行业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其他巨头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一些房企开始寻求外援,曾经财大气粗的他们也被迫抱起了大腿。
今年以来,包括弘阳集团、协信地产、阳光股份(000608.SZ)、福晟国际(00627.HK)、新华联(000620.SZ)等六家房企,均透露了引入战投的计划或意向,以期重生。
一些房企纷纷转型上岸,似乎养猪比卖房更赚钱。
万科集团于3月成立了食品事业部,明确提出要布局生猪养殖,在此之前,碧桂园、恒大早已入局生猪行业。
一些企业纷纷与房地产业务做切割。比如今年,地产“潜巨头”国家电网重磅宣布:“下决心退出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务”。
要知道,国家电网并非只做电网,旗下的房地产业务由鲁能集团运作,核心业务为地产、能源两大板块。
2011年,剥离火电业务后,国资委增补鲁能集团为21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企业之一。在业内看来,鲁能土储规模庞大,资源雄厚,虽不属于头部房企,但一直是潜在的“巨无霸”。
一些房企更是撑不下去、接连倒下。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2020年6月初,今年房地产企业破产数量已经达208家,超过2018年上半年的177家破产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对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开始,一些曾经规模较大的房企也出现在破产的名单中,比如曾进入房地产销售百强榜的三盛宏业、曾位列全国五百强第215位的银亿集团。
要么关门大吉,要么抱大腿,要么转型,要么与房地产做切割,曾经造就无数富豪的地产行业,究竟是怎么了?
地产行业的焦虑,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落幕。
地产行业有“三高”: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
曾经的房企无限风光,土地是国家的,钱是银行的,凭借着“三高”的运作模式,迅速扩张、地王频出,天价拍地、高价卖房,成就了一大批房产富豪。
他们借钱花钱毫不手软。业内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一家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好不好主要看他的财务总监融资能力强不强。
然而如今,先有国家重磅出手,对楼市发起雷霆调控;资金层面,对房企抽水断奶。
叠加疫情冲击,房企开工、销售都遭遇重大掣肘,房企们被扼住了咽喉,曾经最不差钱的“地主”,现在也没有余粮了!
巨大的债务压力,也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数据显示,今年房地产行业的到期债务约在1.46万亿,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达到1490万亿。
更不用说,还有全国楼市基本盘的变化。
根据最新《央行报告》,目前全国城镇家庭人均住房高达1.5套,超过40%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子,绝大多数城市都将面临住房过剩的局面,只有个别核心城市住房仍旧存在结构性短缺。
这意味着,尤其是在那些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楼市的人口红利已经收割完毕,未来的房企将会迎来无人接盘的压力。
但与此同时,一些弹药充足、资金雄厚的巨头们,也加紧了抄底收购的步伐,未来地产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据克而瑞数据,2019年融创、越秀和世茂分别以432.37、231.86和202.14亿元的交易总价值荣登行业前三并购剁手王。
正如《最后的教父》书中所写:
上帝创造了一个危险的世界,人类把它变得更加危机四伏。在这里,人们必须自己挣到每日的食物,而同伴都是猛兽。唯一的生存法则是,弱肉强食。
其实别老说大鱼吃小鱼了,生而夺食,皆为猛兽。机会来临时,大鱼也会吃大鱼。
对于地产行业来说,未来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了,“大鱼吃大鱼”都会频频上演。这个世界,只要你有资本,就能强食弱肉。
黄奇帆甚至做过这样一个预言,今后十几年,中国房企数量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这意味着,未来,或将有数万家房企消失。
那么,着对我们购房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房企的寒冬,并不意味着楼市的下行、房价的下降。
一方面,房地产仍然是中国经济的国民支柱行业,楼市必须要稳。
例如相关机构统计过,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过去三年房地产投资平均每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大约0.43个百分点。
房企也是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房企也是必须要救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城镇就业人口高达466万人。
按照此阶段房地产规模,疫情造成房地产投资下行,直接或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城镇就业,大约有174.9万人。
所以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纷纷出台各类政策,以最强的诚意、最大的限度,帮助房企渡过难关、给予楼市最大支撑。
另一方面,当地产行业单靠走量、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当房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那么房企们就会通过加强设计、优化配套、提高品质以及自身品牌标识等方式提高房子的溢价。
当然,这对消费者的居住体验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可能会越来越难买到便宜的房子。
第二,房企蒙眼狂奔的时代结束,也意味着我们盲目投资时代的终结。
如果你是想买房,那么你一定要当心小开发商,这事关你的房子能不能到手、到手的房子怎么样。
一方面,开发商的资金紧缺、压力山大,势必会降低房屋的质量;另一方面,一旦有开发商撑不下去倒闭或被他人并购,其在建楼盘很大一部分将成为烂尾,让你损失惨重。
如果你想投资地产债,那么你要注意,即使是评级AAA的高信用大房企,因其过度投资的关系,现金流也补不上负债缺口,也同样需要消耗流动资产去偿债,在偿债压力上甚至还要高于其他房企;而对于低信用的房企(AA-及以下)来说,加速挤兑可能是最大的风险。
毕竟,在任何资产潮起潮落大游戏开幕的那一刻起,注定要有人为疯狂投机买单,注定要有人为之付出代价。
三、官宣:2021年房地产营销须知
2020年10月12日,地产界“全渠道体系-联营模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
这是一个从人口不到百万的地级城市--郴州发源,由华夏百纳行--一个经7年覆盖3省27城的房地产价值综合运营服务商发起的。该模式引来了包括碧桂园物业、大汉等行业巨头的合作站台。
同时携手云南荣城地产、西安美城地产、广西正好集团等多家企业高光亮相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云南荣城地产
企业规模超4000人,年销售150亿,覆盖七座城市。
西安美城地产
前期顾问项目60余个,涵盖各类型项目。代理200余个项目,销售900多万平米,拥有75万多客户资源。
广西正好集团
覆盖17座城市,近300家门店,在职员工近3000人。
那么,这个模式为什么存在,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应运而生,让我们先来看看现在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01
房地产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据研究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预计达60%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镇化率达80%为发达国家,而这20%的城镇化率的潜力是支撑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20年的基础。
但是,房地产行业竞争激烈已经是不言而喻,且不说是否能够在这样市场环境中发展,能否生存都已经是许多房企要面临的困境。为什么这么说?
往下看!
02
22万亿的蛋糕,你能分到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初步核算,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的体量占全国经济总量22%,其中新房销售额16万亿,二手房销售额为6万亿。
而在2019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排行榜,top前50共约97000亿,房企巨头企业占比全国房地产销售总额22万亿中的44%。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剩下的56%为其他房企所分。同时在top前50名中,前十名房企的销售额占比80%,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寸步难行。
巨头房企的优势毋庸置疑,雄厚的实力、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团队以及准确的发展眼光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占有绝对的话语权。相对其他中小型企业,资金、人才、品牌等等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
03
大型房企下沉三四线,新战场已出现
从房企的销售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区域正在形成冰与火的两面。过去几年,房企采取的普遍策略是重金布局一二线城市,而库存规模过大、利润空间狭小的三四线城市一直被列为“禁区”。随着新一轮“因城施策”调控的密集来袭,一二线城市调控收紧,土地和楼市双双冷清,转战三四线城市成了“补仓”之选。
而原本在一二线城市盛行的二手房市场,也随着巨头房企的下沉发生变化,但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整体规模有限,要发展必须做新房。
那么,对于本就不具备本土优势的区域房企可谓是致命的打击。内部人员的流失、外部巨头房企的来袭,内忧外患,竞争压力非常巨大。
04
各大企业纷纷转型,行业巨变时代来袭
一、传统代理转型,强者求变:
随着房地产调控、金融去杠杆等政策不断深入,面临渠道经纪业务兴起及房企自建渠道快速冲击,房地产代理行业的生存空间日渐逼仄。
9月18日晚间,世联行创始人陈劲松卸任董事长。同时面对营收、利润降幅持续增大的业绩状况,以代理起家的房企老大哥世联行在10月26日公告称,公司与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大横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文旅综合开发业务、城市大资管业务、产业投资及招商等工作全方位深度开展合作。
该协议将使得世联行朝着城市综合运营商的方向发展,在城市物业、产城融合等领域延伸。这些领域是国内的地产开发商、头部物业企业近年押注的重点业务板块,却不是代理起家、从事轻资产服务的世联行过去的业务重点,也不是房产中介服务行业近年转型主攻的方向。
这个由陈劲松一手带大的世联行,先后迎来了上市、营收及净利润指标倍数级跃升等数个高光时刻。
而在房企获客方式变革、传统房屋中介市场整体不景气的当下,世联行也走到了必须变化的关口。
二、互联网巨头跨界房地产,大势所趋: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前有链家+腾讯的贝壳找房,后有58+同策+世联行的58爱房应运而生,而在2020年9月26日,阿里联合易居的天猫好房正式上线。
在这背后,不乏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同时市场急剧变化,也为其他房企带来对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05
三四线城市房企市场发展急需变革
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1、人才大量流失: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民教育水平逐步上升。但人才却大量聚集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区,对于在三四线城市,本就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的三四线城市房企来说,可能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招到理想的人才基数。
2、以消费拉动市场: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地区没有几乎没有什么产业,仅靠消费带动市场。
3、行业缺乏规范:烂尾楼、内购卷钱跑路、五证不全没有房产证、囤地,导致住宅产权只剩下四五十年、房子质量差物业不作为、承诺的学校商场没有盖等等都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经常发生的大无语事件。
虽然三四线城市新房领域还有巨大空间未被满足,但是面对目前城市的现状,许多房地并未采取应对策略,甚至以二手房模式攻打新房领域。
同时,位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代理:项目难接、操盘难度加大、利润空间被挤压、生存空间被抢占、成本攀升、人才流失、团队不稳、不可预见风险增大……三四线城市急需一个平台顺应趋势而生。
对于联营模式,在这不得不提到万亿平台: 1+10+30+N=万亿。
“1”:华夏百纳行--全渠道体系联营发起人
“10”:10+家省域联营合作企业
“30”:30+家市域联营合作企业
“N”:N家共同开发新增合作伙伴
模式一经发出,第一批7天内响应企业27家,共1006亿年销规模。接洽人员规模超100人的企业共计1500家。
“全渠道体系-联营模式”到底是什么?竟然引起如此大的浪潮?
首先要介绍一下什么叫“全渠道模式”:
房地产营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金回笼闭环。而时代在变迁,许多开发商在自有营销团队之外,同时引入其他渠道团队进行合作保证自己的资金回笼。注重渠道,已经是房地产开发商们的一个共识。
但是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开发商们越来越倾向于能给出结果与保障的专业团队。而华夏百纳行全渠道体系,是国内为数不多且独立运营的营销模式。
首先它能够锁定项目目标客户,通过线上线下全网络全覆盖,如同编制一张网,确保稳定的客户流量,深度解决客户来访问题。
过去7年时间,华夏百纳行做到湖南房地产流通行业的第一阵营,深耕了湖南、广东、福建3省27个城市,年销售规模近500万方,员工超3000人,年复合增长率220%!这些成绩,足以证明华夏百纳行全渠道体系在国内三四线城市是极具效能且能给广大开发商结果的一个模式。
全渠道体系在给开发商交上满意答卷的同时,还自带一套打造团队的经验,从团队招人育人留人强人,从协助客户签约,再到项目营销策划,令团队快速裂变,打造强军,全渠道体系无所不能。
在行情好的时候,全渠道体系能在原有销售量上创造更高的销售额,并在精准的营销过程中拉伸项目原有价值,创造溢价,为开发商达成更高的价值。
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全渠道体系则能蓄势发力,在逆势中快速扩张,利用其多维度的销售模式精准拓客,保证其项目热销大卖,圆满完成与开发商的合作。
那联营模式是什么?
它是有别于加盟与联盟的另一种合作模式。是先由自己提供成熟的全渠道体系、三线合一操盘等业务模式,再辅以企业文化,团队架构,团队支撑等团队打造经验,合作企业则提供市场资源与辅助华夏百纳行模式在当地落地。强强联合,必可优势互补,增量共赢!
同行之间的零和游戏已经成为过往,在巨头不断跨界竞争,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现在,只有资源增量的“正和游戏”才能帮助各本土企业打开发展之门。华夏百纳行"全渠道体系——联营模式”,正是为广大在生存与发展中焦虑的同行们提供的一盏指路明灯。
其中特别要提出联营模式的五大优势:
“有门槛非加盟”=基于全渠道体系孵化条件,对联营企业进行选择并量体裁衣
“风险共担”=共同出资、共同运营
“增量价值”=全渠道体系+本土化优势
“利益共享”=股权分配、同股同权
“经营独立”=不动用当地资源,合作方自主经营
“它是基于我们华夏百纳行的全渠道基因,联合全国各地行业头部企业,发挥全渠道体系、三线合一操盘模式、数据化运营、文化体系、品牌运营等优势,以及全国各地头部企业的品牌、团队、资源、人才等优势,共同创建一家联营公司,共同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达到联英、联营、联赢的目的。”
“不排除将来,除了贝壳找房、天猫好房外,还有一个联营体阵营,抢占全国22万亿的地产市场大蛋糕!”华夏百纳行李启暖先生充满自信的总结到。
华夏百纳行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签约仪式
从战略模型、合作共赢机制、运营体系、运营模块、资源共享到人才体系、文化与制度的打造等,华夏百纳行对“全渠道体系-联营模式”都做好了充分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
“全渠道体系-联营模式”团队,正全力以赴奔赴在模式落地的全国战场。
欢迎全国各地的地产人与我们携手,“有志者·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