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幼儿园教师如何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
幼儿园教师如何支持和引导幼儿游戏如下:
(一)平行式介入法。
(二)交叉式介入法。
(三)垂直介入法。
平行介入法:
平行介入法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玩与幼儿游戏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教师起暗示指导的作用,教师的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
采用平行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增进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成为幼儿可以参照的范例或榜样,益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它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指导成为干扰的可能性。
情境举例:
一个男孩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坐到他身旁去,也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
交叉式介入法
交叉介入法是指当幼儿有教师参与的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演配角。
情境举例:
教师当成“邻居”到娃娃家,假装发现娃娃发烧,并劝“爸爸”“妈妈”应带娃娃到“医院”看病或请医生,使原本平淡的游戏情节得以扩展。
在邮局游戏中,教师扮演“寄信人”却假装不知要写邮址或贴邮票,贴多少钱的邮票等,吸引邮局“工作人员”主动前来介绍,丰富了游戏中幼儿的角色对话。
在“菜市场”游戏中,教师扮演顾客,专买“市场”上没有的东西,如“海带”、“乌龟”,引发幼儿自己寻求代替物,用纸条代替“海带”,用小扁瓶子代替“乌龟”,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垂直介入法:
垂直介入法是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如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玩具而发生打骂,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内容的游戏时,教师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这种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二、教师对幼儿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创设思想和物质条件,保证结构游戏的顺利开展结构游戏是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游戏。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既把结构游戏作为独立的游戏,又与各科教学和各类游戏相互联系,互相渗透。
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考虑到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幼儿的游戏随着幼儿的成长发生和发展,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也应该考虑这种发展。如小班的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是各玩各的,全部玩一样的游戏,但他们不会进行交流。
因此,教师在对小班的幼儿进行指导时,要帮助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学会玩游戏;中班的幼儿在游戏中虽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们的计划性较差,教师应尽量多的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以便引导他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
扩展资料:
对不同的游戏活动,给予不同的指导方式,保证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游戏的快乐。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游戏活动,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
如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我们要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指导方向;而在进行指导表演游戏的时候,则要帮助幼儿选择健康而又适合的作品,通过各种方式,使幼儿熟悉理解作品的内容,如讲故事、听录音、看电视等形式。
三、论述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
论述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有:平行游戏、交叉游戏、言语指导。
1、平行游戏
平行游戏是指教师在幼儿附近,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和情节的游戏,目的在于提供行为的范型,引导幼儿的模仿。
这种指导方式的好处在于,引起幼儿对游戏的更大兴趣和持久性,同时幼儿可以参考教师的玩法,学到新的游戏技能。当幼儿对新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时,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而不喜欢玩其他游戏时,教师宜用这种平行游戏的方式进行指导。
2、交叉游戏
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游戏,但让幼儿成为主宰来控制游戏进程,教师只是配合游戏的情节需要,作出应答性反应,并利用时机发问,给幼儿以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扩展情节,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这种指导方式的好处在于,共同游戏的体验增加了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能塑造幼儿的游戏行为。
3、言语指导
言语是教师作用于幼儿的重要影响手段,包括描述、询问、提问、评论、提示、建议、重述等具体方法。教师的语言对于幼儿的行为来说具有定向和动机作用。教师要意识到与幼儿说话交谈的过程是对幼儿的游戏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
四、教师如何支持和指导幼儿游戏
幼儿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幼儿的身心发育和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和支持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
1.提供游戏环境: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工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发挥创造力。
2.提供游戏启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掘问题,对环境进行探究和观察,并提供合适的启示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和探索。
3.关注幼儿情感世界: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面临共情、冲突、挑战等情感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世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和应对情感反应。
4.鼓励自主游戏和合作游戏: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游戏和合作游戏,让幼儿了解合作、沟通和分享的重要性,并学习解决冲突和协调关系。
5.展示游戏成果: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创造、发明和设计,展示出游戏成果,并提供合适的表扬和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最后,教师在指导和支持幼儿游戏时,需要保持敏感性和灵活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成长。
五、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
教师指导幼儿的游戏应具备以下3点:
1、教师仔细观察,促进幼儿更好的游戏。教师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去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
2、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指导艺术。把握好指导的度,就是要求教师灵活的根据不同的现象,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艺术。把握好指导的时机。
3、注重游戏中的评价作用,让幼儿体验快乐。教师应该让幼儿成为游戏评价的主角,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分享游戏时的感受,讨论感兴趣的问题,给幼儿自我展示,相互交流的机会。
六、教师应如何指导儿童的结构游戏
教师应指导儿童的结构游戏方法如下:
在结构游戏中,教师的角色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提供游戏资源;观察游戏;支持性和回应性地参与游戏。因此,在结构游戏中,教师也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为儿童游戏提供支持。
首先,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游戏资源,创设游戏环境。从时间、空间、材料以及预先经验方面为儿童结构游戏的开展提供支持。时间和空间是儿童结构游戏的保证,材料是儿童结构游戏的物质基础,儿童预先经验是儿童结构游戏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在物质环境上为儿童结构游戏提供支持,还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增加儿童与结构游戏相关的经验。
经验准备,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结构以及空间位置关系,丰富幼儿头脑中的造型印象。(借助电视,玩具,照片或图片观察)
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如通过积木结构游戏,幼儿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此外,一些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活动,如玩沙、玩水、玩雪等也属于此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