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事例
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事例有:
1、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伙同三位朋友将在宿舍里休息的古世龙用刀杀死。
2、2015年9月11日,合肥市发生了一件残忍的杀人焚尸案。行凶者竟然是两名在校学生。据两人供称:两人是效仿网游杀人练胆,在将两名老人杀害之后利用酒精焚尸,并在现场留下了字迹。据悉,留下的字迹是两名少年在网游中的名字。
3、2016年8月,上海大学劝退了名学习成绩不好、在几个学期内没有修完规定学分的大学生。据介绍,导致这81名大学生被集体劝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绝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4、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张世杰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最近一次考试,因为考得很差,老师让他通知家长来学校,因为怕父母责怪,只好离家出走。
5、王罗旭喜欢很喜欢玩网络游戏,但是网络游戏当中的一些装备需要消耗大量金钱,所以在没钱购买装备的情况下,王罗旭就采取了极端的方法,在一天晚上拦路抢劫钱财,最终被警方逮捕。
二、青少年沉迷手机的真实案例有哪些
青少年沉迷手机的案例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以下是一些真实的案例:
1.小明(化名)是一个15岁的少年,他经常熬夜使用手机玩游戏,每天放学后就沉迷于手机世界中,甚至忽略了学习和与家人的互动。他的学习成绩下降,身体逐渐变得虚弱,与家庭关系也陷入了紧张状态。
2.小芳(化名)是一个14岁的女孩,她沉迷于社交媒体的使用,经常整晚整夜地浏览和发布信息。她开始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与现实世界的交往减少,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3.小杰(化名)是一个16岁的少年,他常常沉迷于手机上的赌博应用。他借用了家人的钱来满足赌博的欲望,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与家人的矛盾。
这些案例只是一小部分,但它们展示了青少年沉迷手机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后果。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手机成瘾是一种严重问题,需要及早干预和适当的支持。
三、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真实案例
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
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游戏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玩。但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过度沉迷于游戏当中,容易毁了自己的前程,无数的案例就是鲜活的例子,下面分享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相关内容。
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1近日泰国一位17岁少年被发现死于卧室,其父母称死者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每天无论白天黑夜都在打游戏,医生称死者的死因是中风,极有可能是长期通宵打游戏导致的。不知道18年那个16岁网瘾少年入室杀人一事,是否还有还有小伙伴记得,罪魁祸首都是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有12年网瘾少年入室杀人抢钱,只为游戏充值。最丧尽天良的还是要数那个网瘾少年弑母,为了打游戏,连亲生母亲都能杀害,对打游戏是有多大的网瘾?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共提出六方面举措,严控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严控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搜索实时适龄提示制度、极力引导监护人职责。这六大举措将从全方位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进行严控,避免甚至遏制一系列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发生,从根本上杜绝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消除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这一隐患。
但是话又说回来,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不良的商家也会借助这次严控,利用某些不良手段谋取不小的利益,毕竟在利益的熏陶下,又有几人能抵抗的住呢?作为王者荣耀的爆料博主,小白个人觉得此次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严控,对王者荣耀这个游戏影响将非常大,王者荣耀每天活跃的玩家中,有近1/4是未成年人,如果对这群人的游戏时间、消费进行限制,势必会对王者荣耀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在以后的对局中一定会有非常多的AI人机,玩家的游戏体验也会差很多。
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2“90后”小伙沉迷网络游戏,为购买游戏装备砸撬车窗玻璃盗窃财物,短时间内疯狂作案30余次,砸撬车辆190余辆。民警冒严寒连夜奋战,于1月24日下午在一家网吧内成功将其抓获。
1月17日8时30分,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文化东路海亚·春天小区路边8辆车的车窗在夜里被砸撬,车内物品被盗。
1月19日凌晨,市区长江路与中州路附近又发生了7辆车被砸撬的案件。
民警调取监控与走访现场确认,此案系同一人作案。为早日破案,市公安局抽调犯罪侦查支队民警和便衣反扒民警组成破案攻坚小组,对去年以来市区未破的类似案件展开串并案,并兵分两路:一路由刑侦民警对案件附近再次开展侦查,组织民警有针对性地蹲点守候;另一路组织反扒民警走访受害人,梳理串并类似案件。
专案组民警冒着严寒艰苦地开展工作。24日下午,当民警走访摸排到开发区平台街道办事处的一网吧时,发现一正在熟睡的小伙与作案人形态类似,立即将其控制,并传唤至公安机关。
据嫌疑人“90后”小伙侯某某供述,他去年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筹集上网费用,他开始在市区疯狂砸撬车窗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经初步审讯,侯某某向公安机关供述了自2015年8月份以来在市区实施盗窃车内财物30余次、撬砸190余辆车的犯罪事实。
四、沉迷网络的事例
1、事例1
2008年6月5日,高桥藕缆桥一快餐店老板娘惨死店中。6月10日,凶手落网,这名19岁的少年杀人动机竟是为了抢劫上网的费用,作案前他已在网吧连续奋战近一周,抢钱杀人后他又回到了网吧,继续网络游戏。
胡安戈是遂宁射洪县人,父亲胡明是当地某企业领导。2006年,20岁的胡安戈从绵阳某大专院校成人教育学校毕业,之后留在成都并沉迷网络,3个月就将父母给他做生意的5万元全用来购买了网络游戏“传奇”的装备。
感到无颜面对父母,小青年胡安戈竟荒唐地选择毒杀父母。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他死刑。
2、事例2
15岁的王某,山东莫市人,某中学学生,由于王某上网成瘾,其父母为了帮其补上因上网落下的功课,从该市某高校将已被保送研究生的优秀女大学生莉莉请来做家教。
2007年1月19日上午,女大学生莉莉按时来到王某家为他辅导功课,不愿学习的王某熬到了中午。下午1时30分,正在午睡的王某被莉莉叫起,心中感到不快。
此时,王某翻出家中值钱的东西,想拿出去变卖换钱后上网,遭到莉莉的阻拦。王某一怒之下,从床上拿起皮带狠狠地勒住了莉莉的脖子,将她勒死。
3、事例3
李功(化名),汉口某中学初二男生,最高上网纪录,三天三夜。据他的父母说,再不送来,就死在网吧里了。
李功上初中后成绩很差,喜欢玩CS枪战网游。他向心理老师解释,没有谁会表扬他,只有在网络游戏中,他才能获得快乐与胜利的成就感。妈妈每天都唠叨同样的话题,逼着他学习。
喜欢的事做不了,不喜欢的事非得做,他感到深深厌恶,就产生与妈妈对着干的想法。他甚至说,上网就是上给妈妈看的。
4、事例4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一名12岁男生因沉溺网游,意外猝死。男生名叫阿聪(化名),去世前每天守在电脑前,沉溺在一款网络枪战游戏里,经常一玩就是10多小时。7月15日,连续打了5个小时游戏后,他突然头痛,随后因抢救无效身亡。
5、事例5
事发网吧位于崔各庄乡奶西村村北麦迪堡超市旁一门脸房。一名30多岁的男子近一个月沉迷于打网游,且光打花游就花了1万多元,在其死亡的前三天里,一直泡在小网吧,几乎不吃不喝不睡觉,晕厥于网吧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一味施高压效果未必佳
管孩子不是钉钉子,只管敲就行。钉子没自我意识,孩子可有自己的主意。尤其在青春期,这是建立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逆反心理强烈。家长一坚决反对,孩子反而觉得,不玩是听家长的,玩是“做自己”,对自主的渴求压倒了自制,事情于是棘手。
管理要想有效,就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特点。先要取信于子女,别扣道德帽子。然后,靶向治理,精准施策。与其全面禁网,不如摸清楚,到底哪一款游戏最让孩子沉迷、沉迷点在什么地方,进行重点管理。
和孩子一起认识危害、讨论办法,让孩子自己拿出防沉迷举措,家长督促落实,尊重孩子的自主心理。孩子假如给自己留了继续玩游戏的空间,只要保证可控制、有分寸,比如完成作业玩半个小时,可以开个小口,毕竟危害在于丧失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