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1活动设计
4-5岁左右的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有其显著的年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好动但还缺少技巧,特别爱游戏而问题不少,非常喜欢模仿,并且模仿出色,健康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等,本节课的儿歌虽然比较长,但是朗朗上口,在设计上我除了教学儿歌外还加上了肢体动作,这样孩子在动作的帮助下能很快记忆儿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在孩子会说出儿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月饼盒、水盆、杯子、凸凹面镜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
2、问:摸上去感觉怎么样?你感觉它是什么?
3、出示实物
4、镜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呢?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镜子?
5、你还见过那些不一样的镜子?
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当做镜子?
2、请小朋友们到活动室里找一找。
3、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可以当做镜子的?
4、除了我们找到的还有没有?
三、学习儿歌
1、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
2、边做动作边说儿歌给孩子听。
3、带领幼儿说一遍。
4、集体说一遍。
四、本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照镜子》,回家后把这首儿歌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教给你的小伙伴好吗?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利用谈话导入,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在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时,增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最后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让孩子了解了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从而培养了孩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2活动内容:《照镜子》
活动目标:
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活动重点: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活动难点: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准备2、1面小镜子2、幼儿用书3、故事《照镜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照镜子》,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讲述故事后,提问:毛毛和皮皮的帽子是怎么戴的?衣服和裤子是怎么穿的?后来,镜子为什么夸奖他们?镜子是怎么说的?
2、教师:外出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外出前要主动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导幼儿讨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服等。
2、教师:平时小朋友穿衣服,戴帽子经常出现什么问题?可请幼儿上前模仿衣服没有穿戴好的样子。
3、教师:怎样做能把衣服穿整齐?如穿好衣服后照一照镜子,如果没有镜子,可以请别人帮助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查一下扣子是否对齐了,衣领是否翻好了。
3、听儿歌做整理衣服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玩游戏"照镜子"
1、幼儿自由结对,面对面站好,一个人扮镜子,一个人为照镜子的人,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动作要相同。
2、幼儿互换角色再次练习照镜子整理衣服的动作。
3、请每个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头发、衣服是否收拾得整齐。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利用谈话导入,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在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时,增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最后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让孩子了解了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从而培养了孩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3教学目标
1、要求幼儿能正确说出身体各器官的名称及数量词。如:一个鼻子,一张嘴,一双眼睛等等。
2、引导幼儿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积极与同伴交往。
3、教会幼儿注意倾听对方讲话,针对对方说的话,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一面大墙镜,磁带,录音机
2、人体大挂图(各器官可以取下)
3、动物头饰和漂亮小贴图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出示挂图,请小朋友把人体各器官放在正确的位置,引起幼儿的兴趣。
照镜子
1、师生共同照镜子,说出身体器官的名称,并引导幼儿说出各器官的数量词。
2、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播放照镜子的磁带,让幼儿模仿说,逼供内在自己相应的器官上贴一个漂亮小贴图
3、教师引导幼儿游戏,给幼儿充足讨论的时间和多的发言机会。
4、引导幼儿针对
教师的话,完整的说出句子,教师在旁倾听,观察,适时纠正错误的说法和发音,并以漂亮小贴图作为奖励,激起幼儿兴趣。
化装舞会
1、发给每个幼儿一个头饰
2、讲述游戏规则,找到和自己头饰相同的幼儿,面对面讲:“照镜子,这是我的”
3、放音乐,师生带着头饰随音乐,唱歌,跳舞,开动物PARTY
活动延伸
1、课后延伸:除了在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还可以在哪里看到自己(如:照片玻璃,雨后有积水的地面等等)
2、让幼画自画像
中班健康教案《照镜子》4活动目标:
1.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2.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活动重点:
学习保持衣着整齐的方法。
活动难点:
知道穿戴整齐能使自己感到舒适,也给他人带来愉悦
活动准备:
1.小镜
2.幼儿用书
3.故事《照镜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欣赏故事《照镜子》,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讲述故事后,提问:毛毛和皮皮的帽子是怎么戴的?衣服和裤子是怎么穿的?后来,镜子为什么夸奖他们?镜子是怎么说的?
2.教师:外出前小朋友应该做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外出前要主动检查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要把衣帽穿戴整齐?引导幼儿讨论衣帽穿戴整齐的好处,如别人看了感到愉悦,自己穿着感觉舒服等。
2.教师:平时小朋友穿衣服,戴帽子经常出现什么问题?可请幼儿上前模仿衣服没有穿戴好的样子。
3.教师:怎样做能把衣服穿整齐?如穿好衣服后照一照镜子,如果没有镜子,可以请别人帮助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查一下扣子是否对齐了,衣领是否翻好了。
3.听儿歌做整理衣服的练习。
三、结束部分
玩游戏"照镜子"
1.幼儿自由结对,面对面站好,一个人扮镜子,一个人为照镜子的人,边说儿歌边做动作,两个幼儿动作要相同。
2.幼儿互换角色再次练习照镜子整理衣服的动作。
3.请每个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头发、衣服是否收拾得整齐。
二、麻雀照镜子的正确方法
麻雀照镜子的游戏是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其规则如下:
1.将麻将牌打乱,然后码好。每家门前应该有十七墩牌,堆叠成一个正方形。
2.每位玩家轮流摸牌,摸到的牌可以查看,并且需要根据牌面来决定放在哪个位置。
3.玩家可以选择把麻将牌放在自己的门前,也可以选择放在对手的门前。如果放在自己的门前,可以获得这个墩的牌;如果放在对手的门前,对手需要支付相应的点数。
4.当有玩家摸到"胡"牌时,游戏结束,该玩家获得胜利。
请注意,麻雀照镜子游戏有多种变种,上述规则仅供参考。
三、照镜子游戏及玩法
玩法一:镜面动作
方法: 1.一幼儿当照镜子人,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其他幼儿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
2.两两合作。一幼儿当照镜子人,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另一幼儿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
3.组组合作。一组幼儿当照镜子人,组合一些造型或图形,另一组幼儿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造型或图形。
玩法二:作相反动作
1.幼儿当照镜子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其他幼儿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要求动作或表情与照镜人相反
2.两两合作。一幼儿当照镜子人,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另一幼儿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要求动作或表情与照镜人相反。
四、南昌麻将照镜子规则
照镜子规则就是:胡牌只有点炮胡和自摸胡。
南昌麻将游戏是江西省南昌地区流行的麻将,南昌麻将与流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麻将打法有较大的差异,在长期的游戏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南昌麻将使用无花牌的136张麻将,分别为东、南、西、北,门风东者为庄家,其余均为旁家。
每人手里抓13张牌,通过吃牌、碰牌、杠牌等方式,使手牌按照相关规定的牌型条件和牌。在游戏中对和牌没有要求,和牌者胜,被和牌者负,荒庄时计和局。
胡牌规则
南昌麻将可胡的牌型有以下三种:基本牌型(四副牌加一对将),对牌型(小七对或大七对),十三烂牌型(手中十四张牌中,序数牌间隔大于等于3,字牌没有重复所组成的牌型)。
1、拦胡制、没有一炮多响。
2、胡先不胡后,同一圈有弃和则不允许再和牌。精钓时需要自摸。
3、胡牌分计算按翻倍来,即在原基础之上X2即可。如满足其他条件,则每一项在之前基础上再X2。德国、七星十三烂等特殊牌型另计。
4、未胡牌需出子。无论是否放炮都需出子,放炮者付2倍、其他两位玩家付1倍。
5、自摸时,每家都需出子,且牌分计算翻倍。
5、庄家支付胡牌分数时,无论得失都应翻倍。
6、有抢杠,三家支付。(被抢的玩家不按放炮结算)
7、有杠开,三家支付。(再加自摸的倍数)
8、天地胡:三家支付20子。(不算自摸倍数、庄家或点炮的倍数)
9、在一些规定中,流局时庄家需支付3位闲家每人5个子,仍需精牌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