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埋藏在热带雨林的大量财宝是怎样的
根据西班牙档案史料记载,安逊的帆船只在这个小海湾度过了一个平静的夜晚,第二天清晨,船员们就发现了跟踪追来的西班牙军舰。
安逊随着船员的惊叫声来到甲板上,从望远镜里他清楚地看到前方出现了一艘很大的舰船,船的桅杆很高,船舷上装有一排威力强大的大炮。毫无疑问,西班牙军舰已追随他们来到鲁滨孙•克鲁索岛海湾。
此时,安逊的帆船由于满载着1100吨黄金而根本无法远行,一旦被发现,他们就不可能从西班牙战舰的大炮下逃脱。最终,他打定主意,把这批黄金转移到鲁滨孙•克鲁索岛上。
于是,他们放下小船,海盗们把装满首饰和金银珠宝的箱子和木桶从大船的舱室里运出,借助从舷墙上放下的踏板绳梯,把箱子和木桶卸载到小船上。渐渐地,满载着黄金和宝石的小船驶离了大船的背风处,奋力向小岛划去。
登岸后,海盗们抬着全部用铁圈箍住的沉重的大箱子和木桶,进入了热带灌木丛中。有人在前面用大A开路,一连几个小时,他们在热带原始丛林中艰难地行进,这支队伍在岛上前进唯一依赖的指南是安逊在岛上逗留时绘制出的一张地图。
夜幕降临后,他们燃起火把继续在密林中艰难地前进着。终于,他们爬上了岛上一座170多米高的山。安逊在山顶找到了一个自以为十分可靠的地方,他谨慎地巡视了周围的环境后,发现了一个适合藏宝的地点,并下令把宝藏埋藏在那里。随后,海盗们便开始拼命地挖掘,他们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终于挖出了一个上下垂直达7米深的洞穴。安逊再次仔细观察了一下洞穴周围的环境,详细记下了途中仔细观察过的各种地形地貌特征,把它们一一记录在羊皮纸上。
在确定以后来到这个小岛上能借助他现在所画的藏宝图找到这个秘密地点之后,安逊命令海盗们把那些沉重的箱子和桶挪到洞穴边,然后借助干厚木板和绳索将它们放入了洞穴。随后又在上面覆盖上石头和一层厚厚的泥土,最后在上面用杂草把他们藏宝的痕迹彻底消除干净。当这一切都做好时,天刚蒙蒙亮,看着阴暗的天空,安逊知道上午肯定会下一场大雨,到那时雨水会冲刷一切痕迹。假如不带着安逊的这张藏宝图,任何人都无法找到这个藏宝的地点。
二、在首领兵败后,拿着藏宝图盗取了埋藏的财宝的大将是谁
张角是东汉太平道的创始人,也是黄巾起义的领袖。建宁年间(168~172年),冀州一带灾情严重,张角带着两个弟弟在此处进行传教活动。灵帝熹平年间,张角创立太平道。太平道是我国道教早期教派之一,太平道的所有主旨与形式皆依据《太平经》以推翻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建立太平社会为己任。“苍天已死死,黄天在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太平道四处宣扬的口号,他们更以“中黄太一”为其奉祀之至尊天神,张角自誉为大贤良师。
太平道的首领除了张角为其总首领外,其两个弟弟,张梁与张宝自誉大医,亦为首领之一。
张角最初以大贤良师的身份出现在农民大众面前,后通过为人符咒治病的方式在社会上广收徒众,扩大势力,增强力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太平道遍布青、徐、幽、荆、扬、充、冀、豫八个州,信徒达几十万。
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饥寒病痛,没有诈骗盗窃,更没有剥削压迫人人都是自由且幸福的。
张角所宣扬的太平道,所信奉的教义与严佛调所推崇的佛教教义虽然不同宗,但张角因十分敬佩严佛调的オ学和人品,常不辞辛苦从冀雪中禅寺州赶往严佛调所在的道场一铁山寺拜访、求教。二人在论道的过程中更是相谈甚欢。
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广大穷苦农民与豪强地主还有封建国家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张角所带领的起义军攻打郡县,火烧官府释放囚犯,开仓放粮,更是收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数量惊人。为保管好这些财物,几经考量,张角最后决定将它们隐藏在严佛调所筑道场一铁山寺里面。而负责这项工程的是张角手下的一名张姓副将,张副将带领多名士兵还有工匠连夜押送几十马车的财物,赶往铁山寺。他们在那里修建了一个藏宝的暗道,将所有金银财宝全部埋在地下。因为铁山寺境内高山密林,极易迷失,张副将又命建造藏宝暗道的工匠特意绘制了一张“藏宝图”。
张副将带领士兵在寺内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活动,严佛调早有耳闻不多久,他收到一封张副将交予他的张角的亲笔书信,还有一份藏宝图。
本来已出家的严佛调是不想过问世事的,但念完信,严佛调才明白这其中的原委。信中,张角道尽这些金银财宝的来源,并希望严佛调将其妥善保管,他日若能推翻腐朽的统治政权,建立太平世界,定将其拿来扩充国库;若他日不幸阵亡,战死沙场,也望将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取出救济天下百姓,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就这样,这些宝物藏于铁山寺,由严佛调进行保管。黄巾军起义之初,主力分散在巨鹿、颍丿川、南阳等地,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一定范围内的胜利。与此同时,各地农民武装不断崛起。但由于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且以农民军为主,东汉王朝调集大量军队,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颍川、陈国、汝国、东郡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
不久,黄巾军的绝对领袖张角因病逝世,而另外两位主力领袖张梁、张宝相继在战斗中不幸阵亡。主力虽死,黄巾军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依然坚持抗战。
话说当年负责藏宝的张副将见黄巾军大势已去,不仅不愿征战沙场,更是打起了宝藏的主意。那些随同他一起上山挖密室藏宝的工匠还有士兵均被张副将所杀。灭口之后的副将只身一人偷偷潜往铁山寺找到住持严佛调,谎称是受张角之命前来拿藏宝图。
严佛调在当年便与张副将有过一面之缘,听他这么一说,也没多想,立刻拿出妥善保管多年的藏宝图交予其手上。拿到藏宝图的张副将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与严佛调告别后拔腿朝山林中奔去。本欲按照藏宝图上面的指示找到当年藏宝的密室,岂料刚还晴好的天空突然乌云遮天狂风大作,雷鸣阵阵,电闪光刺,倾盆大雨。他见状遂躲至一棵大银杏树下,怎想刚到树下一个惊天大雷打了过来。或许是天意吧,这暴雷还引发了一场罕见的森林火灾,大火烧了几天几夜,烟雾萦绕在整个山林上空不见消散。藏宝图大概也在这场大火当当中化为灰烬。
自建成之日起,鉄山寺见证了朝代兴衰,人世沧桑,到了明万历年间,其规模达至鼎盛。藏宝图虽已不在,但来此寻宝之人却未曾断过。到了民国初年,以铁山寺为主的十几座寺庙被山匪所占,国民政府因此调集了一个师的兵力进行剿距镇压,寺庙最终被战火所毁,只留下那些残垣断壁。关于铁山寺的宝藏,即便是在2001年到2005年政府大规模的修复工程中也未发现其踪影。当年藏宝的密室到底修在何处?密室的宝藏是否还在?看来一切又将成为千古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