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猫鼠之战文言文答案
1.文言文《猫鼠之战》翻译
原文
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反狮猫
为所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乃用智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危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找来的猫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抱起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门,偷偷观察里面的情况。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有所顾虑的出来,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过去想吃了它。猫避开跳到矮小的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又跳下来。如此重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这只猫胆怯,认为它是一只没有能力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上的毛,嘴咬住老鼠脖子,反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众人急忙打开窗户查看,看见老鼠脑袋已经被猫嚼碎了。这样以后才知道猫先前避开老鼠,不是怕它,而是等它累了。
2.大鼠文言文答案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②被啖②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如白雪。抱投鼠室,阖④其扉,潜③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⑤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成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体。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①首领③,翼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的年号。②辄():总是③啖():吃。④阖(he):关闭。⑤潜:暗暗地。⑤逡巡():有所顾虑而迟疑不前。①(he):咬。③领:脖子。
1.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甚剧:很厉害。b.扉(fei):门。
c.不啻(chi):不仅仅。d.硕:(shuo)腹:硬邦邦的肚子。
2.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在民间到处寻找捕鼠本领好的猫来捕捉制服这只大老鼠。
b.适异国来贡狮猫,毛如白雪。恰巧外国送来一只浑身长着白毛的“狮猫”。
c.众成谓猫怯。人们都说这只猫胆小。
d.口齕首领。嘴巴咬住了领头的那只老鼠。
3.对加点的字理解错误的是:()和()(2分)
a.大与猫等(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的“等”的意义相同。)
b.阖其扉(与“其妻献疑曰”中的“其”的词性相同。)
c.猫避登几上(与“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儿死者数矣”中的“几”的意义相同。)
d.猫即疾下(与“岂其愤世疾邪者耶”中的“疾”的意义相同。)
4,对“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狮猫是在有意消耗老鼠的体力。
b.狮猫不光主动攻击,它懂得采用后发制人的战术。
c.狮猫开始时看到老鼠个儿大,有些害怕。
d.狮猫不了解老鼠有多大本领,不敢马上较量。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答案:
1.d2.d3.c、d4.a5.后来才明白开始时猫避老鼠并不是胆怯,而是等待老鼠跳乏了力。
文言文《义鼠》阅读训练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①,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②,蜿蜒③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欻然遁去④。蛇追不及而返。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⑤,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瞪目如椒:眼睛瞪得像花椒的果实般大。②果腹:满腹,即吃饱的意思。③蜿蜒:弯弯曲曲的意思。④欻然遁去:欻,音xū,欻然,快速的样子;遁去,跑掉。⑤啾啾如悼息:啾啾的叫声好像在悼念哭泣。
【达标训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
2.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一为蛇所吞()
(2)然遥望不敢前()
(3)及入穴()
(4)衔之而去()
3.翻译下面的语句。
(1)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
(2)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
4.这篇文章为何以“义鼠”为标题?
5.文中的这只“义鼠”是机智的,其机智表现在何处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
参考答案
1.有两只老鼠,一只被蛇所吞,另一只不忍舍弃朋友,与这条大蛇周旋,在它屡次的骚扰下,这条大蛇终于投降,吐出了它的朋友。
2.(1)被(2)远远望着(3)等到(4)离开,走了
3.(1)(蛇)刚有一半身子进洞,那只远远望着的老鼠就奔跑过来,用力咬蛇的尾巴。(2)蛇进洞的时候,老鼠就来咬它,蛇出来的时候,老鼠就跑掉。这样一次又一次,攻守了很长时间。
4.此篇的主旨是赞扬老鼠的“义”,所以以“义鼠”为标题。
5.它懂得避实击虚,采取一种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在敌方无法调转的时候狠狠地打击它、袭扰它,使它疲于奔命,前后不能相顾。(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周俊根)
--
4.《猫犬》文言文阅读答案答案:
猫犬
苏东坡说:“养猫用来捕鼠,不可以没有鼠而养不捕鼠的猫;养狗用来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没有奸邪之人而养不叫的狗。”我认为猫不捕鼠还可以,不捕鼠而捕鸡就更坏了;狗不叫还可以,不对着盗贼叫而对着主人叫就更坏了。仇视正直的人,一定要尽力打击而去除他,这不就是猫捕鸡吗?觊觎重要的职位,使皇上孤立,这不就是狗吠主吗?
一、1.指奸邪之人 2.指猫不捕鼠 3.更坏 4.嫉恨正直的人
二、觊觎重要的职位,使天子孤立,这不是对着主人叫吗?
三、宋代文学家苏轼;略。
四、在其位,谋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占着职位而不尽职守;素餐:吃闲饭。)
5.关于猫的文言文(最好有题目的)越多越好猫说
薛瑄
余家老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銛(读音xian一声,锐利)且利。余私计鼠暴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读音zhi二声,拴、拘禁)维以伺,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象是)有能者,恐其噬己也,
屏(屏息)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既而其驯也,遂解其絷维。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读音ju四声,突然)起而捕之,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焉。
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毛病,缺点)。噬鸡,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
已则伈伈(小心恐惧)泯泯(茫茫然然),饥哺饱嘻,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愈熟,觉无他异,遂历(遍,一个一个地)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
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已过半矣。
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而有噬
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材也哉!”遂笞(读音chi一声,用木版或竹扳子打)而放之。
文言文《猫捕雀》
薛福成
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一日,猫蔽身林间,突出噬雀母。其雏四五,噪而逐描,每进益怒。猫奋攫之,不胜,反奔入室。雀母死,其雏绕室啁啾,飞入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
哀哉!猫一搏而夺四五雏之母,人虽不及救之,未有不恻焉动于中者。而猫且眈眈然,惟恐不尽其类焉。乌呼,何其性之忍耶!
物与物相残,人且恶之;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
6.永某氏之鼠文言文答案答: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②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蓄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③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选自《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①畏日:对日辰的迷信忌讳。②直:通“值”,正当着。③椸(yí):衣架。
11.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义。
(1)甚:___________。(2)悉:__________。(3)故:__________。(4)购:___________。
12.翻译划横线上的句子。
(1)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
译文:
(2)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译文:。
13.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什么道理?
答:
14.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喻光阴迅速,谓;说年老雄心在,称为;祝事业有成,则言。
参考答案:
11.(1)厉害(2)全都(3)原来(4)悬赏剖析:注意“购”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意思是悬赏。
12.(1)他认为,自己出生的那年正好是子年,而老鼠是子年的神灵,因而很爱护老鼠。(2)结果杀死的老鼠堆积如山,扔到偏僻的地方,臭味过了几个月才散尽。剖析:“以为”解释为因为,“已”解释为停止。
13.对于害人的东西,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会猖狂、横行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有彻底将它们消灭,才能杜绝祸患。剖析:从鼠的角度:讽刺钻了时机空子的恶人,以为可以永久饱食无祸,结果情势一变,灾祸便难免了。从人的角度:告诫人们对敌人不能仁慈,而恶势力无论怎么猖狂,只要坚决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14.老马识途白驹过隙老骥伏枥马到成功
二、文言文《猫鼠之战》翻译
原文
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反狮猫
为所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乃用智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危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找来的猫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抱起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门,偷偷观察里面的情况。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有所顾虑的出来,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过去想吃了它。猫避开跳到矮小的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又跳下来。如此重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这只猫胆怯,认为它是一只没有能力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上的毛,嘴咬住老鼠脖子,反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众人急忙打开窗户查看,看见老鼠脑袋已经被猫嚼碎了。这样以后才知道猫先前避开老鼠,不是怕它,而是等它累了。
三、猫鼠之战文言文翻译
1.猫鼠之战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
原文
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反狮猫
为所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乃用智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危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找来的猫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抱起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门,偷偷观察里面的情况.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有所顾虑的出来,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过去想吃了它.猫避开跳到矮小的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又跳下来.如此重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这只猫胆怯,认为它是一只没有能力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上的毛,嘴咬住老鼠脖子,反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众人急忙打开窗户查看,看见老鼠脑袋已经被猫嚼碎了.这样以后才知道猫先前避开老鼠,不是怕它,而是等它累了.
2.猫鼠之战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原文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反狮猫为所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乃用智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译文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危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找来的猫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抱起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门,偷偷观察里面的情况.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有所顾虑的出来,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过去想吃了它.猫避开跳到矮小的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又跳下来.如此重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这只猫胆怯,认为它是一只没有能力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上的毛,嘴咬住老鼠脖子,反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众人急忙打开窗户查看,看见老鼠脑袋已经被猫嚼碎了.这样以后才知道猫先前避开老鼠,不是怕它,而是等它累了e68a84e79fa5e9819331333361303666。
3.文言文翻译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冒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为什么)去诸?”其父曰:“是非若(你)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都是指墙,‘墉’指高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距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翻译
有个赵国人非常担忧老鼠,他向中山人讨了一只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月多了,老鼠被猫吃了但是鸡也被猫吃了。他的儿子十分担忧,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让它离开呢?”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坏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么?如果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距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你为何赶走那只猫呢?”
赵人患鼠的启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亦有弊。我们要全面权衡。
4.文言文翻译【译文】
卫国有个姓束的,没有别的嗜好,专爱养猫。他家养了一百多只野猫。这些猫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后来又把周围邻居家的老鼠捉光了。猫没吃的,饿得喵喵直叫。束家就每天到菜场买肉喂猫。几年过去了,老猫生小猫,小猫又生小描。这些后生的猫,由于每天吃惯了现成的肉,饿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饱了就晒太阳,睡懒觉,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城南有家人家老鼠成灾。他们听说束家猫多,就借了一只猫回家借老鼠。束家的猫看见地上那些乱窜的老鼠耸着两只小耳朵,瞪着两只小眼睛,翘着两撇小胡须,一个劲儿地吱吱乱叫,感到非常新鲜,又有点害伯,只是蹲在桌子上看,不敢跳下去捉。这家的主人看见猫这么不中用,气坏了,使劲把猫推了下去。猫害怕极了,吓得直叫。老鼠一见它那副傻样,估计没有多大能耐,就一拥而上,有的啃猫的脚爪,有的咬猫的尾巴。猫又怕又疼,使劲一跳,逃跑了。
【寓意】
告诉人们过分的享受、过度的溺爱,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养尊处优的生活会让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失去的。缺乏锻炼,长期不锻炼业务,必然丧失专业技能。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寓意】
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5.《猫说》的文言文全文翻译原文: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以伺,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雏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矣。已则伈伈泯泯,饥哺饱嬉,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也,犹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曰:“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其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囓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之至前,数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舎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材也哉!”遂笞而放之。
译文:
我家中以鼠患为苦,向别人请求帮助。得到了一只猫,外形魁梧威猛,牙齿和爪子都很锋利。我私下里认为鼠患是不足为虑的了。刚来的时候(猫)还没有被驯化,就(用绳子)把(它)栓起来饲养,等它被驯服。老鼠听到它的声音,都出来瞧(它的样子),看上去想很厉害的样子,害怕(猫)把自己吞噬,于是许久不敢走出鼠穴。这时我认为它驯服了,于是解开了束缚它的绳索。(猫)正好看到刚孵出的小鸡,(小鸡)在啾啾的叫,于是(猫)跃起捕捉小鸡。等到我的家人赶到,(小鸡)已经被(猫)吃了。家人想要持器击打它,我说:“不要以为它平庸。(凡是)有能力的东西,一定有些弊病,吞噬鸡雏就是它的弊病,难道会没有捕鼠的能力么?”于是把它放了。[这里存疑](猫)当时恐惧的样子。(过后)每天饿了就吃,饱了就嬉戏,没有什么作为。老鼠又偷偷观察,认为猫是把自己捕鼠的能力隐匿起来,还是不敢出来。后来老鼠们观察了很久,发现猫没有其他异常,于是在各个鼠穴里相互转告:“那只猫没有什么能力。”于是和他们的同类又出来,在(我家)肆虐依旧。我这才认为它的反应奇怪,而猫看见有经过大堂的鸡雏,又赶过去捕食。还(经常)跑着追逐,(不多久)被捕食的鸡雏就超过了一半。我的家人把它抓足带我面前,(我)数落说:“上天安排人才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弊病,有能力的人必定有某方面的弊病,忽视弊病,还是可以利用它的能力的。现在你没有捕捉老鼠的能力,却有吞噬鸡雏的缺点,真是没有什么用处啊。”于是鞭打它然后把它赶走了。
6.聊斋志异中人鼠文言文翻译原文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危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愤怒地冲向(狮猫)。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猫胆怯,以为是没有能力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肚子鼓起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上的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嚼碎了。大家这才明白,狮猫开始时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敌人出击我便退回,敌人退下我又出来」,狮猫使用的就是这种智谋呀。唉!那种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的小勇的人,和这只大鼠有什么不同呢?
注释
万历:明神宗的年号(公元1573--1620年)。
制:制服。辄(zhé):总是。
适:恰好。阖(hé):关。
潜:暗中。
逡巡(qūn):犹豫不决的样子。这里指小心翼翼。
不啻(chì):不止,不只。既而:一会儿。龁(hé):咬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等:相等
阖(hé):关闭,合拢。
扉:门扇。
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或退却。
啻(chì):仅,只。
硕(shuò):大。
掬(jū):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
龁(hé):咬。
惰:疲倦
匹夫:指那些单凭个人勇力意气用事的人。
按剑:握着剑柄。准备拼杀的姿态。
适:恰逢
然:这样
适:恰逢
啖食:吃
辄:立即,就
启:打开
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猫鼠相斗,说明了宁斗智不斗力的道理。敌疲我打,后发制人,是克敌制胜的一种重要策略。
中心
狮猫能够战胜大鼠,因为它随时注意到斗争的条件,知道对方势盛,不可力斗,故意示人以弱,一味闪避;待到对方筋疲力尽,时机来了,才全力出击,向其要害爪口并施,终於咬碎老鼠的头部。这说明了做事要运用智谋,不能单凭意气、勇力做事。
7.《郁离子捕鼠》文言文全文翻译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
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全没了。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不担心没有鸡啊!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
8.翻译文言文捕鼠说一旦猝遇,鼠愕然以窜,而猫若未之见者。
译:(老鼠)一旦突然遇到(猫),老鼠会惊惶失措的逃窜,但是猫就好象没看见(老鼠),
和今以人食食猫而复玩之,其得鼠也不亦难哉。
这和现在(人们)用人吃的东西喂猫,然后再玩弄(猫),让它再抓老鼠不也就成了难事了吗?
和今:应为“而今”,否则译不通。“以人食食猫”的意思是:用人吃的东西喂猫后面的,是一个反问句,结尾应是“?”。但大概意思是出来了:老鼠遇到猫,怕猫,猫却不知道抓老鼠,这是因为人们用人吃的东西把猫喂饱了,再让它抓老鼠吃就成了难事了。
9.《猫说》的文言文全文翻译是什么翻译:
我家老鼠肆虐,向别人求讨,得到一只猫。身形魁梧高大,爪子和牙齿锋利。我私下认为鼠灾不必再担心了。因为它还不驯服,用绳子绑着等,等候它驯服。众老鼠听到它的声音,一起窥视它的样子,象是有本事的家伙,害怕它吃了自己,屏息不敢出洞有一个多月。后来它驯服了,就解掉了绑它的绳子。正好看见出壳的小鸡,啾啾叫着,突然跃起抓它,等仆人追到它,已经吞下喉咙了。仆人想抓住打它,我说:“不用!有本事的必定有缺点,吃鸡,这是它的缺点;难道就没有捕鼠的本事吗?”便放了它。后来它就是小心谨慎悠悠然的样子,饿了吃饱了玩,没有任何作为。众老鼠再窥视,以为它是特意针对自己隐藏原形,还是屏息躲着不敢出。后来老鼠窥视得越多,觉得没有其他异样,就一个洞穴一个洞穴地告诉说:“它没有什么作为的。”就和大家一起又出来象以前一样横行。我正非常奇怪呢,但是又有小鸡从堂下经过,又马上过去抓了它就跑。追,而已经咬了一半了。我的仆人抓着它来到面前,数落它道:“老天造就人才不是全能,有本事的必定有缺点。不管缺点,还有它的本事可以利用啊。如今的你没有捕鼠的本事,却有吃鸡的毛病,真是天下的弃材啊!”便鞭打它后将它放了。
原文:
余家苦鼠暴,乞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私计鼠暴当不复患矣。以其未驯,维絷之,群鼠闻其声,窥其形,类有能者,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既而以其驯也,解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捕之,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余曰:“毋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鸡是其病也,独无捕鼠之能乎?”遂释之。已而伈伈泯泯,饥哺饱嬉,一无所为。群鼠复潜视,以为彼将匿形致己也,犹屏伏不敢出。
既而鼠窥之益熟,觉其无他异,遂历穴相告云:“彼无为也。”遂偕其类复出,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复有鸡雏过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则啮者过半矣。余之家人执而至前,数之曰:“天之生材不齐,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犹可用其能也。今汝无捕鼠之能,有噬鸡之病,真天下之弃材也哉!”遂笞而放之。
启示:
如果以虚为实,把幻想当现实,在臆想中折腾,就不是什么好兆头。徒有虚名的结果常常是招灾祸。头脑清醒的人,宜深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