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三国演义第一集大概内容
《三国演义》第一集先介绍了东汉末年动乱的根源,宦官章重权,民不聊生。民间就兴起了黄巾军,张梁,张宝,张角三人引起叛乱,朝廷忙派兵征讨,并下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偶遇,觉得志同道合便在桃园结为三兄弟,生死与共,同扶社稷。并吩咐人打造三人的武器——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点钢矛。之后三兄弟遇到程远志的黄巾军,双方交战,程远志被斩于马下。后出兵援救龚景,同时皇甫嵩、朱俊领军拒张角。
《三国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iufm
二、三国起始年代
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局面的形成
东汉中平六年(189)灵帝死,刘辩继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兄何进联络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杀统领八校尉兵的宦官蹇硕。袁绍、何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袁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
董卓入洛后,袁绍出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袁绍为盟主,相机进攻董卓。初平元年(190),董卓避关东兵锋,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本是乌合之众,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初平三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
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建安元年(196)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见魏武帝曹操)。
董卓入洛后,曹操逃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他在济北(今山东长清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他把汉献帝迁到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又屯田积谷,以蓄军资。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袁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中原地区。建安十二年,曹军出卢龙塞(今河北遵化西北),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
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江东的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刘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刘备之命,于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水师于赤壁(一般认为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迫使曹军退回中原。这就是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刘焉之子)的地盘。二十四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据守荆州的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汉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死;十月,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曹丕),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即汉昭烈帝刘备),国号汉,世称蜀,又称蜀汉,建元章武。孙权于221年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吴王。222年,蜀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今湖北宜都境),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即吴大帝孙权),后迁都建业(见建康),建立吴国。猇亭之战以后不久,蜀、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三国疆域,大体魏得北方,蜀得西南地区,吴得东南地区。魏国置司、豫、兖、青、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其中凉州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幽州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蜀、吴相接。蜀置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因在巴、蜀之南,故名)。吴有扬、荆、交三州。三国户口,魏有户六十六万余,口四百四十余万;蜀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吴有户五十二万余,口二百三十万,吏三万余,兵二十三万。
魏汉未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站在这个阶层一边。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不具备战胜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割据者的政治优势。曹操杀戮讥议自己的名士边让,引起兖州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势力几乎覆没。东汉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袁绍,实力和影响远胜曹操,在讨曹檄文中曾辱骂曹操是“赘阉遗丑”。官渡之战时,曹操的文武官员多与袁绍通谋。曹操为了战胜强大的对手,不得不度外用人,即从较低的社会阶层中网罗有能力的人才。后来他一再发布“唯才是举”的教令,拔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曹操选官的真正准则并不是“唯才是举”,而是“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曹操不但不曾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在其帷幄中有许多名士。官渡战前,徐州混乱,他曾派出名士陈群、何夔等人出宰诸县,以图稳定局势。曹操得邺城后,立即辟用袁绍原来辖区内的名士;破荆州,也尽力搜罗本地的和北方逃来的士人。曹燥越到晚年,越是以慎德为念。
曹操死后数月,曹丕在尚未代汉称帝之时,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选择贤而有识鉴的员,兼任其本郡的中正。负责察访与他同籍而流散在外的士人,评列为九品,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这就是九品中正制。魏国齐王芳时,又增设州中正。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臧否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在士族阶层发展和易代纷纭的岁月中,此制并不能长久地超然于士族势力和政局之外而坚持其既定准则,西晋时已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为保持固定的兵源,曹魏建立了士家制。士家有特别的户籍,男丁世代当兵或服特定的徭役。士家身份低于平民,士逃亡,妻子没官为奴。冀州士家有十万户以上。
曹操势力得以不断壮大,经济上主要得力于屯田。曹操建安元年破汝南、颍川黄巾,夺得大批劳动人手和耕牛农具,在许昌附近开辟屯田区。接着,许多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者屯田。屯田区一般都在易垦或冲要地点,自成系统,不属郡县。屯田民是国家佃客,以四六分(用官牛的)或对分(不用官牛的)向国家缴纳地租,但不负担另外的徭役。一部分屯田用军士屯垦,称为军屯。屯田者的生产有政府保障,其劳动生产率比郡县的自耕农民高,在短期内屯田即能保证军粮的需要。齐王芳时,由寿春到洛阳一线,军士屯田取得很大的成果(见曹魏屯田)。
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每亩土地征收田租谷四升。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绵二斤。户调取代汉代沉重的人头税,对农民有好处,也有利于大族豪强庇荫佃客。曹操命令加重对豪强兼并行为的惩罚,但大族豪强兼并事实上难以阻止。
随着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北方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生产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运。恢复的冶铁业中,利用水力鼓风冶铸的水排得到推广,丝织业也兴盛起来。商品交换渐有起色,魏明帝时重新颁用钱币。洛阳、邺城都日趋繁华。魏国与日本境内的邪马台国保持着较频繁的交往。西域诸国也有使臣和商人往来。
文化方面,文学、哲学和科学技术都有重要成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都是著名诗人;还有以王粲、陈琳为代表的所谓建安七子。三曹和建安七子在诗歌创作上形成“建安风骨”,留下许多名篇。才华横溢的女诗人蔡琰(文姬)有《悲愤诗》传世,著名的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创作于建安时。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的产生,是哲学思想的突出成就。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后人析为《伤寒论》及《金匾要略》二书),奠定了中国医学体系的基础。华佗则精于外科手术、首创用麻沸散作手术麻醉剂。数学家刘徽在圆周率计算上有重大贡献。马钧在机械上有多种发明,包括提水工具翻车。在宗教方面,道教由于黄巾起义和张鲁保据的失败,略有沉寂,佛教则继续流传。洛阳有佛寺,西域僧人前来传法译经。颍川人朱士行远赴于阗求经,是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汉僧。
魏国建立不久,政权开始腐败。齐王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曹爽重用名士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谥等人,改易朝典,排斥司马懿。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司马懿本人又富于谋略,屡有军功。景初二年(238),他率军平定公孙渊,使辽东归入魏国版图。正始十年(即嘉平元年,249),又乘曹爽奉齐王芳出洛阳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政变,逼迫曹爽屈服,并处死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史称高平陵事件。后来,司马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压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嘉平三年,25i)、毋丘俭(正元二年,255)、诸葛诞(甘露二年,257)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毋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
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司马氏乘时立功,于魏景元四年(263)出兵灭蜀。两年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魏国历五帝,共四十六年。
蜀董卓入洛的前一年(中平五年,188),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焉死,子璋继任。刘焉、刘瘴相继压平了益州豪强的反抗。建安十六年刘璋邀请暂驻荆州的刘备入蜀,使击保据汉中的张鲁。建安十九年,刘备占据益州;二十四年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是年,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孙权军袭杀。刘备于221年称帝后,为争夺已失的荆州,于次年出峡,与吴军进行了夷陵之战,败退入蜀,病死。其子刘禅继立。
刘备在新野时,邀约客居隆中的诸葛亮为辅佐。诸葛亮看清了北有曹操,东有孙权,荆州不可持久的形势,从战略上促成刘备进入益州,以图自保。刘备死,诸葛亮辅刘禅。小国弱民,处境困难。今川西和云、贵的一些少数民族,当时统称西南夷,接连发生叛乱。益州郡(今云南晋宁东)豪强雍闿执太守,求附于吴。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夷王高定元都响应雍闿,南中地区动乱扩大。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军南征,大军分为三路,诸葛亮军西平越嶲,马忠军东平牂柯,然后他们与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时孟获已代雍闿据郡。诸葛亮败孟获,并按出军时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对孟获七纵七擒,终于使孟获归心,南中平定。诸葛亮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把南中青羌编为军队,并允许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马特产充实蜀国军资。西南夷人地区的闭塞状态,从此有所改变。
南中战争结束,蜀吴结盟也取得圆满成果。诸葛亮于建兴五年率军进驻汉中,同魏国展开争夺关陇的激战。诸葛亮在益州疲惫情况下急于求战,一方面力图以北伐来巩固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正统地位;一方面则以攻为守,借以图存。建兴六年,诸葛亮命赵云据箕谷(今陕西褒城北)以为疑兵,自己率主力取西北方向进攻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前锋马谡在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败阵,蜀军撤回。以后三年,诸葛亮又屡次出兵,都由于军粮不济,没有成果。建兴十二年再次北伐,进军至渭水南面的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病死军中,蜀军撤回,北伐停顿。
诸葛亮死后,蜀国以蒋碗、费祎、董允等人相继为相,因循守成而已。景耀元年(258)以后,宦官擅权,政治腐败。大将军姜维北伐,劳而无功。景耀六年,魏军三路攻蜀,姜维在剑阁抗拒魏钟会大军,而魏邓艾则轻军出阴平(今甘肃文县西)险道南下,于这年冬灭蜀。蜀国历二帝,共四十三年。
吴汉未黄中起义时,孙坚随会稽朱俊到中原镇压黄巾,以后又转战于凉州和荆州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隶属于袁术,在淮南活动,孙坚死,子孙策统领部众,约于兴平元年(194)开始向江东发展。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暂驻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逼降会稽太守王朗。建安元年献帝都许以后,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击破袁术庐江太守刘勋,吞并其部曲,并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死,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徒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招附保据岭南的士夑兄弟,取得东南半壁。建安十六年孙权徒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建安二十四年孙权破关羽,占有荆州全境。三年以后(222)又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限制了蜀国出峡发展的可能。孙权尚存的困难,一是对付山越的不宁,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
散布在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孙权与山越进行过多次战争,屡获胜利,嘉禾三年(234)诸葛格率军进攻丹阳山越,经三年围困,山越十万人出山投降,其中四万丁壮补兵,余下的成为编户。孙吴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与汉人趋于融合。东晋南朝史籍中,关于山越的记载只偶尔一见。
孙权主要的军事活动在淮南。赤壁战后,曹操军屡攻合肥地区,双方互有胜负。江北居民多渡江,濒江数郡成为空虚地带。诸葛亮死,魏蜀战争停止后,魏国加强了在淮南对吴国的进攻。吴军除沿江设督驻军、遍置烽燧以外,还在巢湖南口筑濡须坞,严密防守。魏军水师有限,进攻难于奏效,所以魏吴相持有年。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江)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吴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黄龙二年(230)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省,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
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吴国武将世袭领兵的制度。同时,江南也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
孙权死(252)后吴国日趋衰弱,而魏国则在司马氏消灭淮南地区三次军事叛乱后日趋强大。由于司马氏以先灭蜀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蜀(263)、代魏(265)后又忙于新朝定制,吴国政权暂得延续。晋泰始五年(269),羊祜命王浚在益州筹建水师,并预定攻吴的军事方略。咸宁五年(279)冬,晋军出兵自长江以北、江陵至建业之间五道攻吴,而以益州水师为奇兵出峡顺流,于太康元年(280)三月攻下建业,吴帝孙皓降,吴国亡。吴国历四帝,共五十二年。东汉初平元年(190)后出现的全国分裂局面,经过魏、蜀、吴三个区域的局部统一和相持后,至此又归于全国的统一。
对于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的倾向性看法是,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21年)分两个时期,春秋在前,战国在后,其时间分界在公元前475年。持这一观点的有如下的一些重要著作和材料:
1,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版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其著早先还有版本)
2,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版沫若著《奴隶制时代》:“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5年。”
3,人民出版社1893年3月版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其著早先还有出版):“《史记》将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应为前475年)定为战国历史的开端,从这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4,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徐大同等编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指周平王东迁洛阳时起,到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阶段。”
5,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天津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简史》编写组《中国简史》:“前770年,周平王把王都东迁到洛邑,周朝从此称为东周。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自前770年到前476年的大约三百年间,称为春秋时期。”并“注:《春秋》原是鲁国史书的名称。该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后世把这一段历史称作春秋时期。现为叙述方便,又把春秋时期的具体时间调整为前770年——前476年》。”(本注同《中国史稿》之注)
6,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7,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8月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编《〈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学辅导》:“要求学生记住:东周建立,其前期称‘春秋’,后期称‘战国’。”(述“春秋”、“战国”的时间段同教科书。)
8,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冯克诚等主编《中国通史全编》:“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周本纪》为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段历史而得名。”“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以前的中国历史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前人也把春秋、战国合称东周。”
持上述观点的理由也基本上一致:1,春秋是奴隶社会性质。2,根据《史记•六国年表》关于春秋战国的起始时间。
肯定有人会问:公元前475年究竟出了什么重要事件,大家都把它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分界时间?
既然诸家都根据《史记》立言,那就来看看司马迁的说法。《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又说:“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独有《秦记》;又不载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着……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
上述所引的第一段话,说的是如下历史事件:
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
在那个“贼臣篡子滋起”(司马迁语)的年代,显然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司马迁所举的是他认为的最严重、最重大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么,他为何把春秋战国的分界选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间呢?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
《春秋》止于何时呢?《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鲁哀公14年,孔子绝春秋之笔。”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而鲁哀公14年才公元前481年,孔子为何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神圣的事业放弃、半途而废呢?
原来,公元前481年在鲁国发生了孔子认为极其严重的一个事件。事情是这样的:
鲁国的叔孙氏(孔子认为的篡臣)的“司机”驾车到鲁国西部的巨野(地名)去打猎,捕获了一头麒麟。
孔子认为麒麟是祥瑞之物,是仁义之君的象征,怎么在这混乱之世出现并被人捉住呢?这是周天下要完了。他写《春秋》,原为警告乱臣贼子们,以中兴周室,现在结果竟是这样。“知其不可而为之”,为自己的目标而劳碌奔波、不屈不挠地奋斗不息,此时已白发苍苍的他悲愤万分,痛苦流涕,大恸不已。绝《春秋》之笔(见《十三经注疏•左传》)。孔子的去世是与此有关的,此后过了两年,他就含恨九泉了。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三经注疏》里的《左氏春秋传》却是记到公元前468年(鲁哀公27年)的。那是左丘明在传注《春秋》而作《左氏春秋传》的时候又补的。
司马迁既称自己是“踵《春秋》之后”而记的,为什么不从前481年开始,也不从前468年开始,而从其中间的公元前475年记起呢?那就是为了叙述方便了,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天子开始,事情又总有其不同;周元王是一朝天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载周敬王之死的时间即是公元纪年的公元前476年;《史记•六国年表》载,敬王之子于次年继位,即周元王),从他的朝代记起,便于陈述史实。
必须说明的是,也还有不同于上述意见的观点:
1,人民出版社1964年8月版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简编》(1976年再版,名《中国通史》,在本问题上观点没变)认为:“列国兼并时期——东周。东周,前770年——前403年;春秋,前772年——前481年。”“东周进入动荡时期,频繁的战争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但也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兼并剧烈时期——战国。战国,前403年——前221年。”“前403年晋国韩赵魏三家世卿立为诸侯,战国开始了。……东周完全失去了作用,它只是作为一个小国存在着(前249年秦灭周)(注①),不再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王朝。”范先生在这里较详细地叙述了东周从公元前403年起所处的历史地位——不代表历史时期,而直接把前403年——前221年作为战国时代的时间范围。即,不把战国算作东周的一个时期。他认为东周是一个“列国兼并时期”,从前770年到前403年。而春秋是东周时期的中间的一个时段,即前722年到前481年,这个时段的起止时间正是《春秋》所记历史的起止时间。对于战国始年的认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关于本问题的看法一致,都是前403年(注②)。
2,人民出版社1962年7月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春秋时代(前722——前480)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战国时代(前481——前221)在文化上不仅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而且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在中也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它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文化的基础。”“注:战国时代的开始年代据吕祖谦(宋代人——笔者注)《大事记》”。
吕祖谦把春秋战国的分界定于前481年,正是孔子作《春秋》的绝笔之时,大概该是与孔子同想同感同情吧!而《中国文学史》的编写者看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从此更趋激烈,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大踏步地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向奴隶主阶级全面进攻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版杨宽著《战国史》观点同此:“我们认为。公元前481年,继鲁、晋两国之后,新兴地主阶级在齐国取得政权,这标志着中原地区普遍地进入封建社会,用这个年代来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是比较合适的。”
关于战国的起始时间,再补充几个说法。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战国”条:
战国起始年代有多种说法:
1、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作周元王元年(前475);
2、司马光《资治通鉴》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3、吕祖谦《大事记》作鲁哀公十四年(前481);
4、林春溥《战国纪年》和黄式三《周季编略》作周贞定王元年(前468)。
现代学者中,钱穆《国史大纲》以前467年,鲁惟一《剑桥先秦史》“战国部分”以前481年,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以前475年。大致而言,前475的说法更为普
三、《三国演义》时代的背景。
三国演义111111111时代背景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面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推荐于 2019-09-01
查看全部97个回答
「征战三国单机版」_2020好玩的三国游戏_开局送神将!
根据文中提到的三国演义为您推荐
8090后已集体沦陷,三国迷苦等20年,终于等到良心三国!礼包码zq666,下载领取福利,体验原汁原味三国时代!
sqwtg.6711img.com广告
正版虎将三国_良心三国_稳定开服_免费下载
虎将三国,招募武将,攻占城池,策略烧脑,体验三国策略手游,就来虎将三国!更多超强福利,尽在虎将三国!
gjjp1.yeyou37.cn广告
77条评论
热心网友41
★★★★★★★★★★★★★★★★★★★★★★★★★★★★╭(╯ε╰)╮
查看全部77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3赞·11,700浏览2020-01-22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60赞·232浏览2020-01-22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
71赞·6,363浏览2020-01-22
《三国演义》第一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东汉末年,宦官乱政,民不聊生,张角兄弟趁势起义,称为黄巾军,声势浩大,汉朝政府昭告天下,募集勇士镇压起义军。引出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个英雄到幽州投军,三人意气相投,结拜为生死兄弟,立誓共扶汉室,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最小。扩展资料:桃园三结义最初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述说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桃园三结义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关羽逐渐被一些小偷、强盗、混混等三教九流利用,一些学者认为“桃园结义”纯属于拉帮结派的流氓行为,对社会的稳定极为不利。当然,拉帮结派肯定是不会被世人所接受的,但是罗贯中先生所表达的思想,更多是刘关张之间的那一份千金难买的情谊。然而我们现在处于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里,缺少的就是这种情谊,为了金钱出卖朋友,为了金钱抛弃妻子,原因就在于很多人都摒弃了忠于朋友和家庭的观念。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桃园三结义
283赞·27,298浏览2019-10-16
《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拓展资料: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艺术特色: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结构艺术: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327赞·16,628浏览2019-11-17
三国手游排行资深玩家力荐
关注手游的都在看
三国手游排行,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首充得超值神将。三国手游排行,重温三国,开创新玩法,资深玩家力荐的三国手游。
ad.ywyouxi.cn广告
【三国英雄志】上线20连抽+终身福利!
关注三国志的都在看
【三国英雄志】全平台公测开启!自选神将+元宝卡+更多福利!2020高颜值卡牌王者,更多新手福利等你开启!
lingxigames.com广告
为什么说成熟的双鱼座最可怕?
双鱼座性格成熟稳定,有些人说双鱼座最可怕的原因在于双鱼座就是现实版的林黛玉,作得让人难以忍受。双鱼座
30条回答·3,455人在看
蛀牙真的是因为牙齿“生虫子”吗?平时该如何防止蛀牙啊?
蛀牙并不是牙齿生的虫子,而是说牙齿的细菌感染造成的智齿或者说亚口腔的其他症状。预防蛀牙非常重要,有以
41条回答·1,358人在看
是什么造成脸上的色斑?
腿腿美妆
18,951播放
正阳门下的剧情,结局是怎样的?怎么评价这部片子?
在《正阳门下》一剧中,最后所有人都来了,程建军也来了。韩春明再一次教育了程建军,要收藏他的作品。程建
20条回答·4,031人在看
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不得不承认,人的命运有369等之分。这些孩子上完初中就打工很可怜,但更可怜的我们都不知道。我的初中同
772条回答·38,038人在看
满清皇室规定,妃子过50不能侍寝,为何康熙却特立独行?
满清皇室有这个规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了五十岁得嫔妃已经不能生孩子了,但是一国之君需要繁衍子嗣。君主
7条回答·304人在看
女孩子适合做的轻松点的职业有哪些
现在养宠物的小主越来越多,宠物相关的行业已经进入一个飞速的发展期,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前景非常好,
64条回答·1,638人在看
为什么年轻人很反感亲戚?
秒懂心理学
211,964播放
菜板多久换一次最合理?
菜板多久换一次得看菜板的材料和使用情况。经常做饭的情况,木质菜板和竹制菜板需要三个月左右或者半年换一
158条回答·2,287人在看
占有欲强的星座有哪些?
说起占有欲的星座,我首先想起来的就是霸道的狮子和强势的天蝎。1、狮子座狮子座的人就跟狮子这种生物一样
35条回答·2,152人在看
正在加载
评论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面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
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
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推荐于 2019-09-01
查看全部97个回答
「征战三国单机版」_2020好玩的三国游戏_开局送神将!
根据文中提到的三国演义为您推荐
8090后已集体沦陷,三国迷苦等20年,终于等到良心三国!礼包码zq666,下载领取福利,体验原汁原味三国时代!
sqwtg.6711img.com广告
正版虎将三国_良心三国_稳定开服_免费下载
虎将三国,招募武将,攻占城池,策略烧脑,体验三国策略手游,就来虎将三国!更多超强福利,尽在虎将三国!
gjjp1.yeyou37.cn广告
77条评论
热心网友41
★★★★★★★★★★★★★★★★★★★★★★★★★★★★╭(╯ε╰)╮
查看全部77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3赞·11,700浏览2020-01-22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
60赞·232浏览2020-01-22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
71赞·6,363浏览2020-01-22
《三国演义》第一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东汉末年,宦官乱政,民不聊生,张角兄弟趁势起义,称为黄巾军,声势浩大,汉朝政府昭告天下,募集勇士镇压起义军。引出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个英雄到幽州投军,三人意气相投,结拜为生死兄弟,立誓共扶汉室,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最小。扩展资料:桃园三结义最初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述说是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桃园三结义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关羽逐渐被一些小偷、强盗、混混等三教九流利用,一些学者认为“桃园结义”纯属于拉帮结派的流氓行为,对社会的稳定极为不利。当然,拉帮结派肯定是不会被世人所接受的,但是罗贯中先生所表达的思想,更多是刘关张之间的那一份千金难买的情谊。然而我们现在处于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里,缺少的就是这种情谊,为了金钱出卖朋友,为了金钱抛弃妻子,原因就在于很多人都摒弃了忠于朋友和家庭的观念。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桃园三结义
283赞·27,298浏览2019-10-16
《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拓展资料:创作背景:《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艺术特色: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结构艺术: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327赞·16,628浏览2019-11-17
三国手游排行资深玩家力荐
关注手游的都在看
三国手游排行,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首充得超值神将。三国手游排行,重温三国,开创新玩法,资深玩家力荐的三国手游。
ad.ywyouxi.cn广告
【三国英雄志】上线20连抽+终身福利!
关注三国志的都在看
【三国英雄志】全平台公测开启!自选神将+元宝卡+更多福利!2020高颜值卡牌王者,更多新手福利等你开启!
lingxigames.com广告
为什么说成熟的双鱼座最可怕?
双鱼座性格成熟稳定,有些人说双鱼座最可怕的原因在于双鱼座就是现实版的林黛玉,作得让人难以忍受。双鱼座
30条回答·3,455人在看
蛀牙真的是因为牙齿“生虫子”吗?平时该如何防止蛀牙啊?
蛀牙并不是牙齿生的虫子,而是说牙齿的细菌感染造成的智齿或者说亚口腔的其他症状。预防蛀牙非常重要,有以
41条回答·1,358人在看
是什么造成脸上的色斑?
腿腿美妆
18,951播放
正阳门下的剧情,结局是怎样的?怎么评价这部片子?
在《正阳门下》一剧中,最后所有人都来了,程建军也来了。韩春明再一次教育了程建军,要收藏他的作品。程建
20条回答·4,031人在看
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不得不承认,人的命运有369等之分。这些孩子上完初中就打工很可怜,但更可怜的我们都不知道。我的初中同
772条回答·38,038人在看
满清皇室规定,妃子过50不能侍寝,为何康熙却特立独行?
满清皇室有这个规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过了五十岁得嫔妃已经不能生孩子了,但是一国之君需要繁衍子嗣。君主
7条回答·304人在看
女孩子适合做的轻松点的职业有哪些
现在养宠物的小主越来越多,宠物相关的行业已经进入一个飞速的发展期,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前景非常好,
64条回答·1,638人在看
为什么年轻人很反感亲戚?
秒懂心理学
211,964播放
菜板多久换一次最合理?
菜板多久换一次得看菜板的材料和使用情况。经常做饭的情况,木质菜板和竹制菜板需要三个月左右或者半年换一
158条回答·2,287人在看
占有欲强的星座有哪些?
说起占有欲的星座,我首先想起来的就是霸道的狮子和强势的天蝎。1、狮子座狮子座的人就跟狮子这种生物一样
35条回答·2,152人在看
正在加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