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游戏5人固定队拉风昵称
1.打野走丢草丛,上单塔下挂机,中路暴毙泉水,下路惨死河道,辅助沉迷兵线
2.春秋史,风华集,花间册,书灵记,醉月赋
3.辅助泉水睡觉,中单还未闭眼,上单尸骨未寒,打野至今未归,下路不知去向
4.海角天涯不孤,海枯石烂不弃,海誓山盟不背,海啸山崩不惧,海立云垂不骄
5.负了江山也罢,输了天下何妨,只恋伊人如画,挽袖轻点朱砂,与我共寄天涯
6.情迷,沉醉,红颜,染尘,乱世
7.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酒一江湖,一剑一轻安,一梦一缭乱
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来世必安好
9.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0.情迷∝,沉醉∝,红颜∝,染尘∝,乱世∝
二、曹操也有五虎上将,究竟是哪五位
一般称之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1、张辽
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
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
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新军叛乱。勇登天柱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
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凌统、甘宁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
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2、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
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南征北讨。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自合肥还,留下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
后来,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谥曰威侯。后世将其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3、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
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并且以维护军法的名义而杀掉自己的故友昌豨,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
建安十一年(206年),昌豨投降曹操后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征讨。于禁急攻昌豨,但是未能攻克昌豨的据点。于是,曹操又派夏侯渊领兵与于禁一同作战。夏侯渊攻下了昌豨的十余座据点。
东海平定以后,曹操上表汉献帝表功于禁、乐进、张辽三人,于禁因此拜为虎威将军。
建安二十年(215年)十一月,曹操平定了张鲁。虽然,朱灵在曹操征讨张鲁的过程中立下了战功,但是,曹操常常恼恨朱灵,想要夺取他的兵权。
因为于禁有威严,便遣于禁引数十骑,带着曹操的命令,前往朱灵营让让朱灵交出了兵权。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就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其见惮如此。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册封为魏王,对部下赏赐的礼仪更加隆重。于禁也在后来迁为左将军,假节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奉命救援樊城,却遭遇了汉水泛溢。关羽乘大船攻之。于禁全军覆没,投降后被监押在南郡。
曹丕即位,孙权称臣。黄初二年(221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谥为厉侯。
4、张郃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
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后,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爵位。等到曹丕登基之后,又进封他为鄚侯,命令张郃与曹真率领兵马征伐盘踞在安定一代的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
战斗结束后,曹丕又在许昌宫召见了张郃、曹真,派张郃南下与夏侯尚一起进攻东吴政权的江夏郡。张郃独自率领几路大军渡过长江,夺取了百里洲上的吴军堡垒。
曹叡即位后,派张郃来到南方,驻扎荆州,和司马懿一起进攻孙权的部将刘阿等人,大军来到祁口,与吴军激战,打败了刘阿所部。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诏命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退守祁山,张郃追到木门谷,与蜀军交战,飞来的箭矢射中了张郃右膝,张郃阵亡,据《魏略》记载,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
朝廷赐给他壮侯的谥号,他的儿子张雄继承了他的爵位。张郃征战多年,屡立战功,明帝分给他食邑,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赐给他的小儿子关内侯的爵位。
5、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之战、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征伐、夏侯渊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
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子良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晃
三、曹营中有哪些将领可以单挑蜀汉五虎上将的
我觉得人选很有限,无非是以下几位:张辽、夏侯渊、许褚、典韦、庞德。其他人也算是上将,但是和五虎上将这种T0级别的战将相比,T1级别的战将们还是有一定的劣势的。曹魏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势力,最大原因是兵多粮多。毕竟曹操从打败袁绍之后,就占据了中原地带。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占据了中原地带就意味着在粮草和人口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江东地区其实也很富庶,不过江东军队擅长防守作战,特别是立足于长江天险进行江面上的防守作战。但是进攻作战略显不足。孙权曾经御驾亲征,带兵进攻。结果被张辽以少打多,来了一个威震逍遥津。其实地理位置最不好的就是西蜀,西蜀地区平原有限,如果不是后期刘备得到了汉中。那么西蜀恐怕早就灭亡了。汉中属于关中平原,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所以到了后期蜀汉对于汉中的防守非常上心。
先说张辽,张辽是一员降将。但是归顺曹操之后,由于曹操的以礼相待,对其非常忠心,张辽在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战斗就是威震逍遥津。但是张辽在镇守合肥之前,还有一场战斗。就是曹操远征乌桓时,张辽斩杀乌桓单于蹋顿。而且从关羽对张辽的评价来看,张辽的武功不亚于关张二人。
然后再说说夏侯渊,夏侯渊的结局并不算好,在定军山之战中被黄忠用计斩杀。虽然在此战中,夏侯敦并没有和黄忠正面对面的交锋,但是作为曹操阵营的八虎骑之一,夏侯渊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劲的。黄忠在和关羽的战斗中表现出了刀马纯熟的武艺,其马上的功夫并不亚于关羽。而且射箭的功夫比关羽更加厉害。所以如果让夏侯渊对阵关羽,夏侯渊应该能保证不败。
然后就是许褚。许褚号称虎痴,和典韦一样都是曹操身边最重要的武将。许褚在潼关曾经裸衣战马超。双方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败。而马超又与张飞在葭萌关前挑灯夜战,也是数百回合不分胜败。所以许褚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和五虎上将上将打平,当然除了赵云和张飞。许褚数次面对赵云都未能取胜。而面对张飞时则更加滑稽,许褚和张飞一共打了三次,第一次是在新野,第二次赤壁,第三次是在汉中。前两次是败仗中无心恋战,最后一次喝多了被张飞一枪挑于马下。
典韦也是曹操阵营中的一员大将,不过其阵亡的较早,所以在三国后期没有发挥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典韦的实力与五虎上将没有任何差别。至于庞德,则是曹操打下汉中之后收获的一员大将。庞德的武艺几乎和马超类似,而且在和关羽的较量中打了数百个回合不分胜败,随后用暗箭伤了关羽。这才有了关羽刮骨疗毒。不过随后关羽用计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由于庞德宁死不降,所以被辕门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