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LOL里面很多ID特别有意思,你都见到过哪些奇怪的ID
LOL里面lD挺有意思,见过几个有“孙悟空的花果山”“有个帅哥不小心”“越南小野王”
还有好多奇怪的ld。LOL是由美国拳头游戏(Riot Games)开发,中国大陆地区腾讯游戏代理运营的英雄对战MOBA竞技网游。游戏里拥有数百个个性英雄,并拥有排位系统、符文系统。
还有一些奇怪的英雄绰号策士统领斯维因外号:“乌鸦”,“瘸子”“乌鸦”自然就是来自他的大招,变身后就像一只大乌鸦一样,乌鸦在一些传统文化中代表噩运,当对手是斯维因时确实也不算好事,越打血越多怎一个愁字了得。“瘸子”据说是早年腿受过伤,无法治愈,所以走路一瘸一拐的。
狂野女猎手奈德丽外号:“豹女”“奶大力”。奈德丽能够变身为美洲狮,美洲狮这种生物既不属于豹又不属于狮,不过反正长得挺像豹子的,叫豹女也没有什么不妥。“奶大力”则是奈德丽的谐音,形象地说明了旧版AP豹女的特性:治疗量爆表。
探险家伊泽瑞尔外号:“EZ”。EZ是伊泽瑞尔英文名字的前两个字母,代代相传就被沿用下来。
迅捷斥候提莫外号:“提百万”。提莫萌萌的外表和分外恶心的技能让玩家对他又爱又恨,“团战可以输,提莫必须死”也慢慢流传开来,于是那时候相传提莫每天要死一百万次,“提百万”就是这样产生的。
沙漠死神内瑟斯外号:“狗头”内瑟斯来自远古的恕瑞玛文明。这货得此名其实也不能怪他,因为在欧美的大部分游戏里,但凡跟沙漠有点关系的,基本都是这样,比如WOW里的安其拉。
机械先驱维克托外号:“三只手”。维克托被称作“三只手”是因为他身上装有一条机械臂,看上去就像长了三只手一般。
二、你见过哪些很搞笑的中文游戏译名
《看门狗》英语原名watch dogs,因原名单词“dogs”,再加上“watch”有看观望之意,便被翻译为《看门狗》,但其本意为监视器,因为游戏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通过黑客技术使用监视器。游戏当初译为《谍战危机》,这个名字是和游戏玩法最接近的译名。
值得一提的是,《看门狗》这个名字虽然略显“沙雕”,但与剧情走连贯。因为主角dedsec说他们会成为芝加哥的“监视器”,即芝加哥的《看门狗》。
《半条命》绝对是直译界的扛把子,因为在引进游戏时,翻译人员直接把游戏原名“half-life”带进了中文语境。当时的翻译人员一定是这么想的:“half”一半,“life”生命嘛!一半生命,嘿!直接叫半条命好了。
台版的《上古卷轴》继承了一贯的中二作风,把游戏译为了《老头滚动条》。当初在引进《上古卷轴》时,直接采用了机器翻译。那个时代的机翻都是简单的直译,原名The Elder Scrolls便被译成了“老头滚动条”。殊不知人家明明就是《少女卷轴》!
《潜龙谍影》(原名《Metal Gear Solid》,又名《合金装备》)
游戏原名:Cut the Rope
大陆译名:《割绳子》
台湾译名:《我的蛙蛙哪有那么爱吃糖》
奇葩指数:
《Cut the Rope》这款游戏的玩法如同名字那样,就是切割绳子。按照正常思路来说《割绳子》这个大陆通用的译名是十分靠谱的,虽说是直白了点,但好歹能够告诉你这游戏怎么玩。
然而台湾的翻译依旧是脑洞大开。《我的蛙蛙哪有那么爱吃糖》,你是否觉得这游戏应该会像日本某轻小说那样妹妹与哥哥展开各种人生相谈?当然不是!它玩起来还是那个熟悉的割绳子,只不过出于对日文文化的热衷才会有如此奇怪的名字。
想必很多玩家看到台湾的这个翻译想到的都是《我的妹妹不可能那么可爱》
不过乍看之下这译名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实际上它是描述游戏的剧情,毕竟切割绳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挂在绳子上的糖果掉进青蛙的嘴里。只是这译名真的能让没接触过游戏的人看得懂?至少我是看不懂了……
游戏原名:ポッ拳(Pokken)
大陆译名:《口袋妖怪之拳》
台湾译名:《神宝拳》
奇葩指数:
相信很多玩家都应该知道《口袋妖怪》这游戏的核心之一就是对战,于是乎任天堂就和 BNEI合作制作了一款名为《Pokken》的对战格斗游戏。而这款游戏其实是把《口袋妖怪》和《铁拳》两者融合在一起,因此在游戏命名上也是取决于《口袋妖怪》(Pokemon)的 Poke,以及《铁拳》的 TEKKEN。
按理来说,这游戏译名就按照当地习惯翻译就好,大陆叫《口袋妖怪之拳》,台湾叫《神奇宝贝拳》(或者按原来的惯称《Poke拳》),绝对不会出现些什么奇怪事情。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台湾的翻译总是能够让人惊喜不已,也许他们觉得叫《神宝拳》比叫《神奇宝贝拳》要更加霸气?不过《神宝拳》这译名怎么看都有一股浓厚的中国功夫味道啊,难道里面的皮卡丘还会耍中国功夫不成?
游戏原名:FINAL FANTASY
大陆译名:《最终幻想》
台湾译名:《太空战士》
奇葩指数:
说到那些让人看不懂的译名,《太空战士》这个名字自然是不少玩家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
《太空战士》,也就是《最终幻想》的台湾译名。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译名据说是当时台湾电玩编辑一时弄错,于是将错就错延续下来的。事实上原名《FINAL FANTASY》的由来其实只是制作组以“FF”为前提所想出来的名字而已,换句话说就是要个看上去逼格很高且缩写为“FF”的名字就好,并没有过多的含义。因此《最终幻想》这译名虽然和游戏内容关系不大,但至少是直译名字,贴切原标题,比《太空战士》这个莫名其妙的译名要好不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与《太空战士》并列神译名的,还有这款被国内通称为《传说》系列的 RPG游戏《时空幻境》。《时空幻境》和《最后一战》一样是典型的根据剧情来翻译的译名,只是由于这款游戏的前缀名会经常变更这点,所以现在也较少听到《时空幻境》这一译名了。倒是《FINAL FANTASY》还是保持着原貌,于是《太空战士》也只能继续持续下去了。
游戏原名:Minecraft
大陆译名:《我的世界》
台湾译名:《当个创世神》
理解指数: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沙盒游戏之一,Minecraft的好玩之处相信是无需过多介绍了,然而这个名字在字典里压根找不到,十分影响它在国内的品牌传播,因此它需要有一个中文译名。
这个游戏名字是以 mine和 craft两个单词组合而来的合成词,如何把它变成中文是一个难题。大陆将其翻译为《我的世界》,估计这译名是用了 mine的其中一个含义(mine有“矿井”、“我的”等意思),再结合游戏主题所构造出来。既表达了游戏的大致主题,又贴切于原标题,《我的世界》这个译名可以说是翻译得十分标准的。
至于台湾的翻译就完全回避了合成词所带来的种种翻译烦恼,直接以游戏玩法来命名游戏。《当个创世神》,这译名可谓是相当的简单粗暴,直接能让你还没开始游戏就已经知道这游戏要怎么玩了。两个译名都能够表达出游戏的含义,就看你是喜欢略为含蓄的《我的世界》,还是直接爽快的《当个创世神》了。
恐龙快打、万能战车、三目童子、魂斗罗这些都是很经典的游戏名字也很奇葩,还有很多一时半会儿想不起了
魂斗罗感觉神来之笔。
三、《魔兽世界》里哪些玩家起的名字比较有趣
好的游戏可以捏脸,差一点的游戏也能选择职业,但是不管是什么游戏都需要给自己的角色取一个ID。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好汉都卡在了ID这一步,有人喜欢威风霸气,有人喜欢调皮搞怪。但总有一些才子要将他们惊世的才华展现在这短短的一行字当中,青见女丑,没办法,靓妞这个名被人占用了,曾经有一天组队里面队长喊找那个丑女开个门。观点3工会改名之前,ID第二个字是珊,结果因为东北人平翘舌不分,就变成三的发音了。于是我就成了阿三,小三,有几个比我小的管我叫三姐。在《魔兽世界》中相信不少老玩家一定都见过很多奇奇怪怪的ID,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每个游戏都会有这么一批玩家,他们在取名字上面可是花足了功夫,为了取一个搞笑的名字研究了很多系统语言。魔兽世界当然也不例外,作为一款十几年的老游戏了,觉得最好笑的名字就是针对猎人的,猎人可以抓宝宝嘛,当时的小德有个就取名为猎人来抓我啊,这名字简直了,要是敌对阵营,直接杀了泄愤吧。玩家的数量自然是非常的庞大的。而在魔兽怀旧服中,一个好的名字能够决定你的未来,甚至逼疯你的团长。而其中就有很多玩家的名字是看到就想笑,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奇葩搞笑的名字。
比如说一个骑士起名叫做一队猎人,一个战士起名叫做二队法师,这样的名字在打团的时候就窝火了呀,技能都不知道怎么喊了,一队猎人交个保护?二队法师冲锋开怪?哈哈哈哈,还有人更过分,叫做放弃治疗速度死,这名字打团的时候团长不敢喊他了吧,这一喊就得灭团了。